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建言的词语解释
建言的意思
拼音:jiàn yán    注音:ㄐㄧㄢˋ ㄧㄢˊ
使用场景
建言常用于描述在重大决策、事务或问题上给予他人明智的建议。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各种场景,如工作、学习、家庭等。它强调了人们在面临抉择时应该听取他人的建议和意见,以便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例句
1. 我们应该听取专家的建言,做出正确的决策。2. 他的建言对我们公司的发展非常有帮助。3. 学生们应该虚心听取老师的建言,以便提高学习成绩。
基本含义
提出建议或忠告。
基本解释

◎ 建言 jiànyán
(1) [state]
(2) 陈述(主张或意见)
(3) 通过口头或文章提出的有益的意见

延伸学习
学习更多与建言相关的成语,如建议、建筑等,可以进一步丰富对这个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给我们建言,让我们每天都要做好的事情。2. 初中生:我向父母建言,希望他们多陪我一起玩。3. 高中生:学长给我建言,告诉我如何更好地准备高考。4. 大学生:我向导师建言,希望能够参与更多的科研项目。5. 成年人:我给朋友建言,希望他能够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这个学习指南可以帮助学习者全面了解和掌握成语“建言”的意义、用法和记忆方法,以及丰富对这个主题的学习。
故事起源
关于建言的具体故事起源没有明确的记载。这个成语的意义和用法源于中国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人们重视长者和智者的意见,相信他们的建议可以给自己带来好运和成功。
记忆技巧
可以将成语“建言”与“建议”联系起来记忆。建言的意思就是提出建议或忠告,所以可以通过这个联系来记忆。
词语结构
建言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特定的结构。
详细解释

(1).指古语或古谚。《老子》:“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 严复 《救亡决论》:“建言有之:天不变,地不变,道亦不变。以观化不审、似是实非之言也。”
(2).犹建白。《汉书·郊祀志下》:“ 禹 ( 贡禹 )建言 汉 家宗庙祭祀多不应古礼,上是其言。” 宋 曾巩 《救灾议》:“有司建言,请发仓廩与之粟,壮者人日二升,幼者人日一升。”《宣统三年九月十三日陆军第二十镇统制张绍曾奏折》:“自宜秣马厉兵,听候驱策,何敢妄干时政,越职建言。”

(0)
诗文中出现“建言”的诗词

挽张之洞联

建言明道,丰裁惟韩范相侔,羡遭际特奇,竟合两贤为一传;

同直天章,交谊如尹欧有几,痛弥留已迫,尚寻遗集问先铭。

(0)

挽吴可读联

第一个当代争臣,计安宗社,念切生灵,浩气流行昭二疏;

两先兄昔年知友,临难捐躯,建言授命,忠魂相继到重泉。

(0)

朝天颂

才辞南京馆,又踏南宫门。

下马鸿胪报名姓,早入大明朝至尊。

君门九重深几许,金殿瑶阶净如洗。

一朝忝作国家宾,千载幸逢尧舜主。

皇仁浩如天,皇智妙如神。

万几独断合造化,重瞳一视回阳春。

自古日月光,或遗覆盆下。

所以田野臣,尚多建言者。我愿一人圣,六卿贤。

天地定位,中外晏然,天下书生无可言。

(0)

河决

黄河决瓠子,浩如坤轴翻。

万家正甘寝,夜半为鱼鼋。

天子临塞河,冠盖如云屯。

畚锸不得施,议论空叫喧。

或云下流壅,建言疏海门。

穷年无效验,九州增垫昏。

我谓君大谬,当往治河源。

充耳不见省,哀此戢戢魂。

闻君疑且怒,欲语声复吞。

(0)

寄题武林郡署东坡手植双松歌

峨嵋玉局天人流,元祐作守来杭州。

两湖浚后葑草薙,长堤筑罢垂杨柔。

为民种德难悉举,退傅而后公其尤。

政闲铃阁净于水,双松闻植庭之幽。

碧云圆合叶常满,黄雪细糁花初稠。

偶偕枯衲证禅悦,闲邀冷宦联吟讴。

怡颜应与此松对,蓝田丞署能同不。

迄今几阅七百载,公虽仙去松犹留。

根蟠力压雷雨拔,干攫怒偃蛟龙遒。

烟钗雾鬣互掩映,古柯老蘖恒蚴蟉。

后人见者歌勿伐,不数邵武夸安榴。

回思公也立朝宁,岁寒之节惊同俦。

建言抗直忘忌讳,赋诗奇崛凭搜求。

去杭而后迹靡定,一官转徙炎荒投。

梅花岭外行踯躅,桄榔树底闻钩辀。

雪泥鸿爪不再至,侧身东望成阻修。

松风亭子僦居日,得无触物增羁愁。

平生敬公入骨髓,公之磊砢松应侔。

惜余坐此腰脚弱,之而鳞甲观无由。

毕宏韦偃世谁及,为我画取悬斋头。

配以笠屐之图像,须麋谡谡同千秋。

清飙昼卷翠涛泻,勿使化作双长虬。

(0)

挽张百熙联

一时人士,皆从之游,论录曾蒙欧永叔;

凡所建言,多著为令,规摹空瘁范希文。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