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邴郑的词语解释
邴郑的意思
拼音:bǐng zhèng    注音:ㄅㄧㄥˇ ㄓㄥˋ
使用场景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来形容被人冤枉或误会的情况。比如,当你被别人冤枉时,可以使用“邴郑”来表达自己的委屈和无辜。
例句
1. 他被人冤枉成了小偷,真是个邴郑的冤大头。2. 我被老板误会了,真是太邴郑了。
基本含义
指被人诬陷或误会,冤枉无辜。
基本解释

东汉 学者 邴原 和 郑玄 的并称。 邴 郑 皆 北海郡 人。晚年归里讲学,门徒数百千人。《三国志·魏志·邴原传》“ 太祖 征 吴 , 原 从行,卒” 裴松之 注引《邴原别传》:“时 郑玄 博学洽闻,註解典籍,故儒雅之士集焉。 原 亦自以高远清白,颐志澹泊,口无择言,身无择行,故英伟之士向焉。是时海内清议,云 青州 有 邴郑 之学。” 清 姚鼐 《寄叶书山十丈》诗之二:“ 青州 邴 郑 原同术,林下瞻孚倏异时。”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更多与冤枉和误会相关的成语,如“蒙冤”、“委屈”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被同学冤枉成了捣蛋鬼,真是个邴郑的冤大头。2. 初中生:我被老师误会了,真是太邴郑了。3. 高中生:他被人冤枉成了小偷,真是个邴郑的冤大头。4. 大学生:我被同学冤枉成了抄袭,真是太邴郑了。5. 成年人:他被人误会成了犯罪嫌疑人,真是太邴郑了。
故事起源
成语“邴郑”的故事起源于秦始皇时期,是一个历史事件的化用。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成语“邴郑”。可以想象自己被冤枉成了邴县和郑县两个地方,表示被人冤枉或误会的感受。
词语结构
邴郑是一个由两个地名组成的成语。邴指邴县,郑指郑县。
详细解释
邴郑是一个古代地名,指的是邴县和郑县两个地方。成语“邴郑”源自《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的故事。当时,秦始皇派遣宦官赵高前往邴郑地区搜刮财富,结果赵高被人陷害,被误以为是盗贼。后来,赵高被释放,秦始皇知道了真相,并悔过自新。因此,“邴郑”成为指被人诬陷或误会,冤枉无辜的意思。
(0)
诗文中出现“邴郑”的诗词

和刘叔通

昨夜刘郎叩角歌,朔云寒雪满山阿。

文章无用乃如此,富贵不来争奈何。

邴郑向尝依北海,晁张今复事东坡。

吹嘘合有飞腾便,未用溪头买钓蓑。

(0)

寄叶书山十丈·其二

叶刘年岁略相随,先伯同行又后之。

至贵不关天子爵,齐名起作众人师。

青州邴郑原同术,林下瞻孚倏异时。

四国传公欣老健,一家如我独涟洏。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