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古代葛制黑色有折角的头巾。常为隐士所戴。 唐 杜甫 《南邻》诗:“ 锦里先生 乌角巾,园收芋栗不全贫。” 仇兆鳌 注:“角巾,隐士之冠。” 宋 陆游 《小憩长生观饭已遂行》诗:“道士青精饭,先生乌角巾。” 元 杨维桢 《湖州作》诗之四:“ 湖洲 野客似 玄真 ,水晶宫中乌角巾。” 清 方文 《寿姚休那先生》诗:“田磽不饱青精饭,髮秃还飘乌角巾。”
- 基本含义
- 指人的品德高尚,志向远大,不屈不挠,坚定不移。
- 详细解释
- 乌角是乌鸦的角,因为乌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认为是聪明、机智的象征。而角又是坚硬的,因此乌角巾象征着坚定不移、不屈不挠的品质。乌角巾比喻人的志向高远,有坚定的信念,不被困难所动摇。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有远大抱负、毅力坚定、不怕困难的人。
- 故事起源
- 乌角巾的故事起源于古代中国的一个寓言故事。故事中,有一只乌鸦发现了一块美味的干鱼,但它太大了,无法将其整块吞下。于是乌鸦想到了一个办法,它找来了一块木棍,将干鱼插在木棍上,然后用力将木棍插进土里,最后成功将鱼吃掉。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乌鸦用智慧和坚持克服了困难,取得了成功,象征着乌角巾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 例句
- 1. 他从小立志要成为一名科学家,一直都是个乌角巾。2. 她在困难面前从不退缩,是一个真正的乌角巾。
-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乌鸦聪明机智的形象,以及乌角坚硬的特点,来记忆乌角巾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以及其他与志向、毅力相关的成语,如“志在四方”、“坚持不懈”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要努力学习,将来成为一个乌角巾的科学家。初中生:面对困难,我们要像乌角巾一样坚定不移,不被打败。高中生:他是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人,是一个真正的乌角巾。大学生:只有坚持不懈,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乌角巾,实现自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