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亦作“徂没”。亡故。《后汉书·桥玄传》:“徂没之后,路有经由,不以斗酒隻鸡过相沃酹,车过三步,腹痛勿怨。” 晋 陆机 《驾言出北阙行》:“念昔徂殁子,悠悠不可胜。” 南朝 宋 颜延之 《除弟服》诗:“徂没离二秋,掩涕备三冬。”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陆机<羇宦>》:“徂没多拱木,宿草凌寒烟。”
- 基本含义
- 指人死亡。
- 详细解释
- 徂殁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由两个词组成。徂意为行进、前去,殁意为死亡。徂殁的基本含义是指人死亡,特指已经去世的人。
- 使用场景
- 徂殁多用于文学作品或者描述人物去世的场景中,具有一定的文学性和感伤色彩。可以用来形容人生离别、世事无常等情感。
- 故事起源
- 徂殁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诗经·小雅·伐木》中,原文是“徂者殁兮,不思量;既者殁兮,不可復”。后来,徂殁逐渐成为用来形容人死亡的成语。
- 词语结构
- 徂殁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结构简洁明了。
- 例句
- 1. 他年已老,心中只想早日徂殁,与亲人团聚。2. 这位伟大的艺术家在徂殁后,留下了许多优秀的作品。
- 记忆技巧
- 1.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将“徂殁”与“人死亡”联系起来。2. 可以将“徂殁”这个成语与描述人物去世的场景联系起来,形成记忆的联结。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成语有更深入的了解,可以学习其他与“徂殁”相关的成语,如“徂往”、“殁骨”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宠物小猫徂殁了,我好伤心。2. 初中生:这位作家的作品在他徂殁后才被人们所发现和珍视。3. 高中生:面对人生的徂殁,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时光,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