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统体常用于强调团结合作、整体利益,适用于各种社会场合,如企业管理、团队合作、国家建设等。
- 例句
- 1. 团队的成功离不开每个成员的统体意识。2. 在社会发展中,我们要强调统体利益,而不是个人私利。
- 基本含义
- 指整体、全体。表示将事物看作一个整体,不分割、不分离。
- 基本解释
(1).体统。 唐 刘知几 《史通·编次》:“至 马迁 ,始错综成篇,区分类聚, 班固 踵武,仍加祖述,於其间则有统体不一,名目相违。”
(2).总体;全体。《朱子语类》卷六九:“只乾便是气之统体。” 明 田艺蘅 《留青日札·三才图》:“所谓三才,统体一太极也。” 曹靖华 《飞花集·天涯处处皆芳草》:“这儿的花香、枝香、叶香、根香,统体芬芳馥郁,沁人心脾。”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有关团结合作、整体利益的成语,如“众志成城”、“同舟共济”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同学要统体合作,一起完成作业。2. 初中生:在班级活动中,我们要培养统体意识,共同为班级荣誉努力。3. 高中生:在社会实践中,我们要树立统体观念,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4. 大学生:在团队项目中,我们要发挥统体精神,共同完成任务。5. 成年人:在工作中,我们要保持统体意识,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 故事起源
- 《左传》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史书之一,记载了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这句话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的记载,记录了当时的一次重要事件。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只有整体团结,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共同的目标。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统体”与“团体”相对应,通过类比记忆,帮助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动宾结构,由“统”和“体”两个字组成。
- 详细解释
- 统体一词源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夫人将子之言,子将人之言,统体而行。”意指人与人之间应当相互理解、相互协调,共同努力,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在成语中,统体强调整体性的观念,强调整体的重要性,反对个体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