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读书修业。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四》:“自此遂为谈友,诵肄之暇,颇消岑寂。”
- 基本含义
- 诵读默记,学习习得。
- 详细解释
- 诵肄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诵”指的是读出来,默记,“肄”指的是学习、修习。这个成语的意思是通过诵读和默记来学习,习得知识或技能。
-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人们勤奋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可以用于描述学生课后刻苦学习,或者职场人士在工作中不断学习进步的情景。
- 故事起源
- 《诗经·大雅·荡》中有一句:“诵尔雅言,肄尔辞章。”意思是说要诵读雅言,默记辞章。这句话被后人引申为诵肄,用来形容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 词语结构
- 动宾结构。
- 例句
- 1. 他每天晚上都会诵肄几页课文,以便更好地掌握知识。2. 她在考试前诵肄了很多遍重要的公式,结果取得了好成绩。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成语的发音“sòng yī”与“诵一”相联想,表示要诵读一遍,默记一遍。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学习方法和态度相关的成语,如“勤学苦练”、“躬行实践”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每天放学后都会诵肄几页课文,以便更好地记住知识。2. 初中生:为了备考中考,我每天晚上都会诵肄几遍重点章节。3. 高中生:我在复习阶段会诵肄各种历史事件和重要概念,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4. 大学生:我每天晚上都会诵肄一些英语文章,以提高我的阅读和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