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振作。 明 方孝孺 《深虑论》九:“则当博求众庶之善,施之於政,而持其大纲,以提拨天下之勌怠,洗濯天下之昏秽。”
(2).提醒;指点。《水浒传》第七五回:“我叫这个干人跟随你去。他多省得法度,怕你见不到处,就与你提拨。” 清 李渔 《意中缘·卷帘》:“梅香姐,他们都説有一个男子,躲在桌闈里面,提拨他画画,可是真的么?” 冯不异 孙秀文 《住医院》:“我爱人胆儿小,直给我提拨:‘她是小人,别得罪她。’”
(3).调拨。《明律·兵律·军政》:“若有病亡、残疾、提拨等项事故者,不在此限。”
- 基本含义
- 提醒、启发、指点。
- 详细解释
- 提拨是指通过言语或行动来提醒、启发他人,给予指点。它强调对他人的关心和帮助,通过提供指导和建议来帮助他人成长进步。
- 使用场景
- 提拨常用于表达对他人的关心和帮助,适用于各种社交场合,尤其在教育、工作和家庭中。可以用于表达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对同事的工作指导、对子女的成长关怀等。
- 故事起源
- 《史记·陈涉世家》记载了一个故事。在秦末乱世,陈涉是一个贫困的农民,他希望能够帮助人民摆脱苦难,但他自己又没有足够的能力和智慧。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叫张良的智者,张良提拨了陈涉,给予他指导和建议,帮助他成为了一个伟大的领袖。从此以后,“提拨”就成为了表达关心和帮助他人的成语。
- 词语结构
- 提拨是一个动词短语,由“提”和“拨”两个动词组成。其中,“提”表示提醒、启发,而“拨”表示指点、引导。
- 例句
- 1. 老师经常提拨学生要多读书,多思考。2. 领导提拨我,让我注意工作中的细节问题。3. 父母总是提拨孩子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提拨”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用手轻轻提起对方的肩膀,然后用手指指向正确的方向,表示给予指点和建议。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提拨”相关的成语,如“提携”、“提点”等,以扩展自己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经常提拨我们要爱护环境,保持教室的整洁。2. 初中生:老师提拨我们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增长见识。3. 高中生:老师提拨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努力学习为将来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