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语本《易·繫辞上》:“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器为 中国 哲学的一对基本范畴。道是无形的,含有规律和准则的意义;器是有形象的,指具体事物或名物制度。道器关系实即抽象道理与具体事物之间的关系问题。
(2).通权达变与拘泥古板。 隋 王通 《中说·周公》:“ 温彦博 问:‘ 嵇康 、 阮籍 何人也?’子曰:‘古之名理者,而不能穷也。’曰:‘何谓也?’子曰:‘道不足而器有餘。’曰:‘敢问道器?’子曰:‘通变之谓道,执方之谓器。’”
(3).儒家经典的要义及各儒家流派对经典要义的诠释。 元 虞集 《鹤山书院记》:“於是传注之所存者,其舛譌牴牾之相承,既无以明辨其非是,而名物度数之幸在者,又不察其本原,诚使有为於世,何以徵圣人制作之意,而为因革损益之器哉! 魏氏 又有忧於此也,故其致知之日,加意於《仪礼》、《周官》、大小《戴》之记,及取诸经注疏正义之文,据事别类而録之,谓之《九经要义》。其志将以见夫道器之不离,而有以正其臆説聚讼之惑世。”
(4).谓大器。 清 王夫之 《牧石先生暨吴太恭人合祔墓表》:“于童年,小有过失, 少峯公 责谴门外,永夕下钥,时当除夕,风雪凄迷。先考私从隙道掖令归寝。先生引咎自责,必遵庭命。翼日元旦, 少峯公 方啟扉焚香,先生怡颜长跽。 少峯公 且喜且泣,称其允为道器。”
(5).指精神及物质文明。 梁启超 《新民说》十一:“言文分而人智局也,文字为发明道器第一要件。其繁简难易,常与民族文明程度之高下为比例差。”
- 英文翻译
1.logos and utensils
- 基本含义
- 指有道德修养和才能的人。
- 详细解释
- 道指道德修养,器指才能技艺。道器合一,表示一个人具备了道德修养和才能,是一个有品德和能力的人。
- 使用场景
- 可用于形容一个人有道德修养和才能的情况,也可用来称赞一个人。
- 故事起源
- 《论语·公冶长》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孔子问公冶长:“仲尼居教,于我何如?”公冶长回答:“子为己,焉用仲尼?”孔子赞许地说:“有道德修养和才能的人,不需要他人指导。”这个故事表达了道器合一的意思。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 例句
- 1. 他是一个道器兼备的人,不仅道德高尚,而且才能出众。2. 这位科学家是一位道器,他不仅在理论方面有造诣,也在实践中有很大的成就。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道器理解为一个人的“道德器具”,即一个人的品德和才能的集合。可以通过与“道德修养”和“才能技艺”相关的形象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道德经”,“器宇轩昂”等,来拓宽对道德和才能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一个道器的学生,每天早上都会帮助老师整理教室。2. 初中生:我希望成为一个道器,不仅要学好知识,还要培养自己的品德。3. 高中生:他是一个道器兼备的学生,不仅在学术上有很高的造诣,还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4. 大学生:他是一个道器的年轻人,他的道德品质和专业能力都非常出色。5. 成年人:他是一个道器,他不仅在事业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而且在家庭中也是一个负责任的丈夫和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