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脚力的词语解释
脚力的意思
拼音:jiǎo lì    注音:ㄐㄧㄠˇ ㄌㄧˋ
详细解释

(1).两腿的力气。 宋 梅尧臣 《莫登楼》诗:“莫登楼,脚力虽健劳双眸。” 明 徐渭 《忆南镇之南原》诗:“笑我老来无脚力,欲呼船子少船钱。”《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二回:“轿夫到此也都要吃袋烟歇歇脚力。” 郁达夫 《迟桂花》:“以其山之高与境的僻,一般脚力不健的游人是不会到的。”
(2).借指权势或靠山。《水浒后传》第一回:“﹝ 张干办 ﹞倚着 蔡太师 脚力,凌压同僚,苛虐百姓,无所不为,人人嗟怨。”《文明小史》第三五回:“这时 毓生 已经打听着寺里的脚力很硬,只索罢手。” 茅盾 《上海》二:“但是‘知识’一丰富,我就立刻断定这一行我进不去。因为第一须有脚力很大的保人。” 陈登科 《活人塘》三:“ 孙在涛 是 新河集 最有脚力的人。”
(3).旧时传递文书或递运货物的差役或民丁。后指搬运工人。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怪术》:“ 元和 末, 盐城 脚力 张儼 ,送牒入京。”《元典章·兵部三·铺马》:“呵官司脚力搬运,其餘诸物,无搬运的体例。”《小说月刊》1981年第7期:“大伙都知道,这两年他给收购站当脚力。挣了一笔钱。”
(4).指给搬运工的费用或送礼的赏钱。《元典章·户部八·契本》:“年例户部行下各处和买纸札印造发去办课,缘大都相去地远,不惟迟到,恐误使用,抑亦多费脚力。”《快心编三集》第一回:“ 丽娟 叫 兰英 封了二钱银子,付香公作脚力。” 严既澄 《不遇》:“我父亲也不知道甚么事情,到房里问了母亲,才知道这位表老爷没有脚力给那几个挑夫。”
(5).指代步的牲口。《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相公陆行,必用脚力,还是拿钧帖到县驛取讨,还是自家用钱雇赁?”

基本含义
指行走时的力量和速度。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人的行走能力强,速度快,也可以用于形容人的工作能力强,效率高。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人们交通不便,往往需要长时间步行。因此,有些人的行走能力特别强,速度也很快,被人们称为“脚力好”。后来,这个词语逐渐演变成了成语“脚力”,用来形容人的行走能力和速度。
词语结构
名词+名词。
例句
1. 他的脚力很好,每天都能跑步十公里。2. 这位送餐员的脚力非常快,飞快地送餐给了客户。3. 这个项目需要一个脚力好的人来完成,你能胜任吗?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脚”和“力”有关的形象进行联想记忆,例如想象一个人的脚很有力量,能够快速行走的形象。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脚”相关的成语,例如“脚踏实地”、“步履维艰”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昨天和朋友比赛跑步,我的脚力很好,跑得比他们都快。2. 初中生:他的脚力特别好,每天都能跑步锻炼身体。3. 高中生:他的脚力出众,是校里最快的一名短跑运动员。
(0)
诗文中出现“脚力”的诗词

题刘朝英进斋

灯火三更雨,诗书一古琴。

惟愁脚力软,未必圣门深。

莫笑云端树,初如涧底针。

不应将一第,用破半生心。

(0)

登慈恩绝顶有感

为学平生不究源,未妨绝顶上慈恩。

塔高俯视群山小,江阔能容巨浪喧。

人每中登难脚力,谁于高处领天根。

须信平生为基址,基址牢时德业尊。

(0)

千里江山图·其一

曾把云山烂漫酬,杖藜随处贾胡留。

如今脚力那千里,水墨中间只卧浮。

(0)

登玲珑山

何年僵立两苍龙,瘦脊盘盘尚倚空。

翠浪舞翻红罢亚,白云穿破碧玲珑。

三休亭上工延月,九折岩前巧贮风。

脚力尽时山更好,莫将有限趁无穷。

(0)

雨霁看东园桃李行溪上进退格

药裹关心正腹烦,强排孤闷到东园。

行穿一一三三径,来往红红白白间。

绕树仰看浑不见,隔溪回望不胜繁。

村村桃李家家柳,脚力酸时坐看山。

(0)

寒食郊行书事二首·其二

陇麦欣欣绿,山桃寂寂红。

帆边渔蕝浪,木末酒旗风。

信步随芳草,迷途问小童。

赏心添脚力,呼渡过溪东。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