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徐偃的词语解释
徐偃的意思
拼音:xú yǎn    注音:ㄒㄩˊ ㄧㄢˇ
基本解释

见“ 徐偃王 ”。

基本含义
指行动缓慢,迟疑不决。
详细解释
徐偃是由“徐”和“偃”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徐偃中的“徐”意为缓慢,慢慢地;“偃”意为迟疑,犹豫。徐偃的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行动缓慢,迟疑不决。
使用场景
徐偃多用于形容一个人在行动中犹豫不决,缺乏果断。可以用来批评那些在重要决策或行动中优柔寡断、迟疑不决的人。
故事起源
徐偃的故事起源于《史记·范睢蔡泽列传》。故事中,范睢和蔡泽是两位古代智者,他们常常互相辩论,但在行动上却迟疑不决。后来,有人用“徐偃”来形容他们,意为他们的行动迟缓,思考犹豫。
词语结构
徐偃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1. 他在做决定时总是徐偃不决,错过了很多机会。2. 这个项目已经拖延了很长时间,因为领导徐偃不决。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徐偃”与行动缓慢、迟疑不决的形象联系在一起来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人在行走时很慢,思考时犹豫不决的情景,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行动、决策相关的成语,如“犹豫不决”、“三心二意”等等,来扩大词汇量和理解成语的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徐偃地走进了教室,迟到了。2. 初中生:面对考试的选择题,他变得徐偃起来,不敢随意作答。3. 高中生:他徐偃地思考了很久,最终决定报考计算机专业。4. 大学生:在面对就业选择时,他徐偃不决,不知道该选择哪个公司。
(0)
诗文中出现“徐偃”的诗词

题吉日癸巳石刻

昆仑西母事微茫,黄竹歌成已耄荒。

不有骅骝千里足,祇愁徐偃是真主。

(0)

赠笔工冯应科

世言善书不择笔,此物岂可不精择。

空弓难责养由射,快剑始堪孟贲击。

多钱而贾长袖舞,工良器利贵相得。

文房四宝拟四贤,最不易致管城伯。

乍可微钝勿太尖,又恐过肥宁少瘠。

一兔仅足成一枚,奈何捃束动??。

氄毛乱毳纷交加,醉人蓬首发不栉。

落腕当如画铁椎,顾乃蒌弱欠筋力。

山谷道人昔有取,诸葛鸡距异枣核。

长句哦赠林为之,馀子徐偃似无骨。

上党华陵君家孙,苦心隐艺造玄极。

买非其人拂袖行,但取赏音不论直。

二毫三副及散卓,随意真行作波磔。

燕丹匕首付荆卿,血不濡缕笑空擿。

紫鸲鹆眼刷丝文,谁无端石与歙石。

奚李法传外诸孙,我亦尚有潘衡墨。

捣冰槌玉乌丝栏,百轴千筒动充斥。

惟有毛锥真强项,不受折简屡太息。

善书今谁第一人,冯应科笔今第一。

(0)

龙游徐偃王庙

拘儒谈往事,百鸟同一咮。

尽信则无书,故牒何足究。

穆满方耄荒,四海茕在疚。

累囚盈犴狴,飞龙跃天厩。

当时徐偃王,坎阱引手救。

诸侯尽东来,玉帛已辐辏。

德化亦既阐,大业偶不就。

后儒肆刻论,竟遗万年臭。

昔人更有说,要足订差谬。

殷扈以义亡,徐偃以仁覆。

此论吾所凭,名实正相副。

周宣詟淮夷,自将耀戈胄。

当时岂乏材,不敢任指嗾。

可知徐方民,历久不忘旧。

功罪三古前,是非千䙫后。

聃、董异见闻,竹册有遗漏。

子长生未晚,文献有所授。

世家编田齐,犹有宰我陋。

何况今之人,毁誉迭相构。

(0)

晋宣武舞歌四首·其四穷武篇

穷武者丧。何但败北。柔弱亡战。国家亦废。

秦始徐偃。既已作戒。前世先王鉴其机。

修文整武艺。文武足相济。然后得光大。

乱曰:高则亢。满则盈。亢必危。盈必倾。去危倾。

守以平。冲则久。浊能清。混文武。顺天经。

(0)

送孙君文还桐庐二首·其二

时违运往岂无才,老气峥嵘隘九垓。

漫仕有声徐偃国,赋归不愧子陵台。

相逢苦雨泥双屐,可及晴湖汎一杯。

忽又趁潮上桐濑,山中春笋正堪煨。

(0)

林为之送笔戏赠

阎生作三副,规摹宣城葛。

外貌虽铣泽,毫心或粗粝。

功将希栗尾,拙乃成枣核。

李庆缚散卓,含墨能不泄。

病在惜白毫,往往半巧拙。

小字亦周旋,大字难曲折。

时时一毛乱,乃似逆梳发。

张鼎徒有表,徐偃元无骨。

模画记姓名,亦可应仓卒。

为之街南居,时通铃下谒。

晴轩坐风凉,怪我把枯笔。

开囊扑蠹鱼,遣奴送一束。

洗砚磨松煤,挥洒至日没。

蚤年学屠龙,适用固疏阔。

广文困齑盐,烹茶对秋月。

略无人问字,况有客投辖。

文章寄呻吟,讲授费颊舌。

閒无用心处,雌黄到笔墨。

时不与人游,孔子尚爱日。

作诗当鸣鼓,聊自攻短阙。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