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亦作“ 詬訿 ”。责骂诋毁。 元 郝经 《冬至后在仪真馆赋诗以赠三伴使》:“事几或一失,千载貽詬訾。” 明 赵南星 《敬陈铨政无辱部体疏》:“ 正宾 之推少卿,本臣 南星 之意,恐外人不知,而以之詬訿司官,不敢不为一言。”
- 基本含义
- 指责、批评他人的过错或缺点。
- 详细解释
- 诟訾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用于表示对他人的过错或缺点进行指责和批评。它强调了对他人的不满和不赞同之情,通常用于表示对他人行为的不满或错误的批评。
- 使用场景
- 诟訾常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用来表达对他人行为的不满或错误的批评。它可以用于形容个人的行为、态度、言论等方面的错误或缺点。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使用诟訾来指责他人的不负责任、不诚实、不公正等不良行为。
- 故事起源
- 诟訾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平准书》中,是由中国古代史书《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创造的。故事讲述了一位叫做诟子的人,他以诟讥他人为乐。他对人们的过错和缺点进行无情的批评和指责,以此来显示他的才华和智慧。因此,人们用“诟訾”来形容对他人的过错和缺点进行指责和批评。
- 词语结构
- 诟訾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诟”是动词,表示指责、批评;“訾”是名词,表示他人的过错或缺点。
- 例句
- 1. 他经常诟訾别人的缺点,却从不反省自己。2. 我们应该以宽容的心态对待他人的错误,而不是一味地诟訾。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诟訾”拆分为“诟”和“訾”来记忆。其中,“诟”可以联想到“够”,表示满足不了,而“訾”可以联想到“子”,表示对他人的指责和批评。通过将这两个部分结合在一起,可以更容易地记忆和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批评和指责相关的成语,例如“指鹿为马”、“当局者迷”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经常诟訾我们的作业,让我们更努力学习。2. 初中生:他总是诟訾别人的缺点,却不愿意改正自己的错误。3. 高中生:在辩论赛中,他用诟訾对手的观点,展示了自己的辩论技巧。4. 大学生:我们应该以建设性的方式批评和指责他人,而不是简单地诟訾他们的过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