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 hāo mù shí jiān ㄏㄠ ㄇㄨˋ ㄕㄧˊ ㄐㄧㄢ
蒿目时艰(蒿目時艱)
蒿目,极目远望;时艰,艰难的时局。形容对时局忧虑不安。语本《庄子·骈拇》:“今世之仁人,蒿目而忧世之患。” 清 冯桂芬 《<梵隐堂诗存>序》:“洎为和尚,袖手局外,蒿目时艰,一腔抑塞幽愤之气,无所发紓,不觉见之於诗。”《孽海花》第三十回:“﹝ 顾肇廷 ﹞是 雯青 的至交,先本是 臺湾 的臬臺,因蒿目时艰,急流勇退, 威毅伯 篤念故旧,派了这个清閒的差使。” 孙中山 《上李鸿章书》:“盖有慨乎大局,蒿目时艰,而不敢以巖穴自居也。”
- 基本含义
- 形容时局困难、形势艰险。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困难或危机。
- 故事起源
- 蒿目时艰这个成语源于《史记·项羽本纪》。当时,项羽率领秦朝的起义军与刘邦领导的汉军作战。项羽的军队陷入了困境,形势十分艰难。项羽心中焦虑,对身边的人说:“蒿目时艰,何以至此?”从此,这个成语就流传下来,用来形容时局困难、形势艰险。
- 词语结构
- 主语+谓语+状语
- 例句
- 1. 这个国家正处于蒿目时艰的阶段,需要全体人民共同努力。2. 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企业面临着蒿目时艰的局面。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蒿目时艰”拆解成三个部分记忆。蒿目表示草木茂盛的样子,时艰表示时局困难。通过想象草木茂盛的景象与困难的时局相结合,可以更容易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历史上的时局困难时期,如战国时期、动荡的政治时期等。同时,也可以学习其他与困难、艰险相关的成语,如“危如累卵”、“风雨如晦”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个数学题太难了,我觉得做起来像是蒿目时艰。2. 初中生:学习压力大,每天面对的功课堆积像是蒿目时艰。3. 高中生:高考前的备考阶段,每天都要面对蒿目时艰的复习任务。4. 大学生:找工作的过程中,面对的竞争和压力让我感觉像是蒿目时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