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烧盐的灶。《宋史·食货志下》:“ 二浙 课额一百九十七万餘石,去年两务场卖 浙 盐二十万二千餘袋,收钱五百一万二千餘贯,而盐灶乃计二千四百餘所。” 阿英 《盐乡杂信》五:“这里,有一说‘盐灶’构成的必要了。一般的灶是很大的,总要占三间屋的地位。”
- 基本含义
- 指辛辛苦苦劳作的人家。
- 详细解释
- 盐灶是指用来煮盐的灶台,由于制盐是一项辛苦的劳动,因此盐灶成为了代表辛勤劳作的象征。成语“盐灶”借指辛辛苦苦劳作的人家。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勤劳、辛勤劳作的人家,也可以用来鼓励他人勤劳努力。
- 故事起源
- 古代制盐是一项艰苦的劳动,制盐的工作需要长时间在盐场中曝晒盐水,然后再将盐水煮沸,最后得到盐。因此,制盐的人家经常要辛辛苦苦地劳作,盐灶成为了勤劳努力的象征。
- 词语结构
- 主语+谓语。
- 例句
- 1. 他家是个盐灶,一家人都非常勤劳。2. 父母一直辛辛苦苦工作,真是一个盐灶。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盐灶”与辛勤劳作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在盐灶旁辛苦工作的场景,以此来记忆这个成语的意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劳动、辛勤工作相关的成语,如“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勤劳致富”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爸爸妈妈每天都在盐灶上工作,他们非常辛勤。2. 初中生:我家是个盐灶,父母每天都忙碌地工作,为了给我们创造更好的生活。3. 高中生:他们一家人都是盐灶,勤劳努力的工作让他们有了今天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