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罪恶。《后汉书·皇后纪下·顺烈梁皇后》:“其贪叨罪慝,多见诛废。” 李贤 注:“慝,恶也。”
- 基本含义
- 指恶劣的行为和罪恶的心思。
- 详细解释
- 罪慝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罪指违法犯罪的行为,慝指邪恶的心思。罪慝通常用来形容人的行为或心思恶劣,具有不良的品质和道德败坏的特点。
- 使用场景
- 在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可以用罪慝来描述坏人的行为和心思,也可以用来批评和警示人们不要做坏事。此外,罪慝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事件或现象的邪恶本质。
- 故事起源
- 《庄子·德充符》中有一则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叫做罪慝的人,他的行为和心思都非常恶劣,最终遭到了应有的惩罚。这个故事通过罪慝这个人物,告诫人们不要做坏事,不要心存邪恶。
- 词语结构
- 罪慝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特定的词序。
- 例句
- 1. 他的罪慝行为让人们愤怒不已。2. 这个人心地险恶,满脑子都是罪慝。3. 那个案件揭示了犯罪分子的罪慝本质。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罪慝”两个字的发音与“最特”联想起来,想象一个最特别的罪恶行为,以帮助记忆该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罪孽深重”、“罪不容诛”等,以扩大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偷了别人的东西,这是一个罪慝的行为。2. 初中生:那个坏人心地险恶,充满了罪慝。3. 高中生:我们应该警惕那些隐藏在背后的罪慝。4. 大学生:这个案件揭示了犯罪分子的罪慝本质,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