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旧指南方少数民族所织的布。 宋 欧阳修 《六一诗话》:“ 苏子瞻 学士, 蜀 人也。尝於 淯井监 得西南夷人所卖蛮布弓衣,其文织成 梅圣俞 《春雪》诗。此诗在《圣俞集》中,未为絶唱。盖其名重天下,一篇一咏,传落夷狄,而异域之人贵重之如此耳。”
- 基本含义
- 形容行为粗暴、蛮横无理。
- 详细解释
- 蛮布是由“蛮”和“布”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蛮指的是粗野、蛮横,布指的是散布、传播。蛮布形容人的行为粗暴、蛮横无理,不讲道理。
- 使用场景
- 蛮布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行为粗鲁、无礼,不顾他人感受的态度。常用于批评或讽刺他人的行为。
- 故事起源
- 关于蛮布的故事并不多见,但可以通过成语的字义来理解其起源。蛮布的意思是“粗暴地散布”,可能起源于古代社会中某些人采用强硬、蛮横的手段来传播自己的观点或意见。
- 词语结构
- 蛮布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属于形容词短语的一种。
- 例句
- 1. 他对待下属总是蛮布,没有一点风度和耐心。2. 这个人说话总是蛮布,从不考虑别人的感受。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蛮布”与“蛮横”和“无理”等词语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同时也可以尝试构造一些与蛮布相关的场景,以帮助记忆。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蛮布相关的成语,例如“蛮不讲理”、“蛮横无理”等。同时,也可以学习相关的反义词,如“温文尔雅”、“和蔼可亲”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蛮布地推开了我,让我很生气。2. 初中生:那个人对待同学总是蛮布,没有一点礼貌。3. 高中生:老师指责我蛮布的行为,让我深感自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