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可以用来形容及时完成任务或赶上某个计划。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行动敏捷、反应迅速。
- 例句
- 1. 他的行动非常迅速,总是能够日及工作计划。2. 这个团队的效率很高,他们总是能够日及各项任务的要求。
- 基本含义
- 及时,赶得上
- 基本解释
木槿的别名。《尔雅·释草》“椴,木槿;櫬,木槿” 晋 郭璞 注:“或呼日及,亦曰王蒸。”《文选·陆机〈叹逝赋〉》:“譬日及之在条,恒虽尽而弗悟。” 李周翰 注:“日及,木槿华也,朝荣夕落。”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三·木槿》:“此花朝开暮落,故名日及。”一说,朝菌的别名。《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 陆德明 释文引 晋 司马彪 曰:“大芝也。天阴坐粪上,见日则死,一名日及,故不知月之终始也。”
- 延伸学习
- 学习更多与时间和行动相关的成语,如“一日千里”、“一日三秋”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每天都早早起床,迟到不是我的日及。2. 初中生:老师布置的作业我都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我觉得自己的日及能力不错。3. 高中生:考试之前,我会提前准备,以免赶不上复习进度,我相信我的日及能力会帮助我取得好成绩。
- 故事起源
-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中记载了一个故事:范睢是战国时期的一位名士,他曾经给齐国国君建议,要及时采取行动,不要拖延。范睢说:“日者,天地之所覆也,及者,人之所行也。日及者,上下相顺也。”意思是说,天地交替的日子是无法追赶的,但是人类的行动可以及时赶上。从此,"日及"成为了一个成语,用来形容及时赶上。
-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成“太阳升起来了,我们要及时行动,赶得上太阳的脚步。”
- 词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字组成,第一个字是“日”,第二个字是“及”。
- 详细解释
- 表示赶得上时间或赶得上进度,也可用来形容行动敏捷,做事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