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圣旨的词语解释
圣旨的意思
拼音:shèng zhǐ    注音:ㄕㄥˋ ㄓㄧˇ
基本解释

◎ 圣旨 shèngzhǐ
[imperial edict] 即封建社会时皇帝下的命令或发表的言论,今常用于比喻
假传圣旨

近义词

诏书

英文翻译

1.imperial edict

详细解释

(1).帝王的意旨和命令。 汉 蔡邕 《陈政事七要疏》:“臣伏读圣旨,虽 周成 遇风,讯诸执事, 宣王 遭旱,密勿祗畏,无以或加。” 汉 荀悦 《汉纪·元帝纪下》:“ 延寿 、 汤 承圣旨,倚神灵,总百蛮之军,揽城郭之兵,出万死之计,入絶域之地。”《三国志·魏志·张辽传》:“以明公威信著於四海, 辽 奉圣旨, 豨 必不敢害故也。” 唐 杜甫 《江陵望幸》诗:“甲兵分圣旨,居守付宗臣。” 宋 王谠 《唐语林·品藻》:“上曰:‘ 李林甫 之材不多得。’ 士淹 曰:‘诚如圣旨,近实无儔。’”《警世通言·俞仲举题诗遇上皇》:“使命口宣上皇圣旨:‘教 俞良 到 德寿宫 见驾。’”《花月痕》第四六回:“ 剑秋 口才,本是好的,对答如流。是日奏对,洋洋洒洒,大称圣旨,就放个 岳鄂 节度。” 老舍 《宝船》第二幕:“皇上有圣旨,大伙儿用心听!”
(2).今多用于比喻不能违反的意见或话语,有讽刺意。 浩然 《艳阳天》第七章:“他把 马之悦 的每一句话都当圣旨来念。” 魏巍 《东方》第一部第五章:“我想捞两条小鱼儿,咱爷儿俩喝两盅儿!刚下上网,忽听圣旨到,就把我给提溜来啦。”
(3). 元 代特指从蒙语译为汉语,多用白话的皇帝训敕。《<经世大典>序录》:“国朝以国语训勅者曰圣旨,史臣代言者曰詔书。”
(4).圣人的意旨。有时专用于 孔子 。 汉 蔡邕 《玄文先生李子材铭》:“ 休 少以好学,游心典謨,既综七经,又精羣纬,钩深极奥,穷览圣旨。”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淮水》:“盖 丘明 亲承圣旨,録为实证矣。”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史传》:“若乃尊贤隐讳,固 尼父 之圣旨,盖纤瑕不能玷瑾瑜也。” 唐 欧阳詹 《怀州应宏词试片言折狱论》:“夫子之言,盖非於 季路 之云也。后之人不穷圣旨,以为夫子美於 季路 ,任一时之见轻而折狱者十有八九焉。迂哉!斯人也!”
(5).佛教徒称佛谕。《金石续编·北齐宋显伯等造像龛记》:“朝寻圣旨。”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下》:“大乘者,正理也,宜改先执,务从圣旨。” 唐 高墉 《龙华寺窣堵波塔铭》:“ 弥勒 佛前,亲承圣旨。”

基本含义
指皇帝的命令或旨意,也用来形容权威的决定或指示。
使用场景
常用于描述重要决定、权威指示或不可违背的命令。可以用于政治、法律、教育等领域的讨论和描述。
故事起源
圣旨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的君主制度中。在古代,皇帝的命令被视为圣旨,具有不可抗拒的性质。皇帝的圣旨通常由官员传达给各地,以确保皇帝的旨意得到执行。
词语结构
圣旨是一个名词结构,由“圣”和“旨”两个字组成。其中,“圣”表示尊贵、神圣,“旨”表示命令、指示。
例句
1. 皇帝下达了一道圣旨,要求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建设繁荣富强的国家。2. 学校校长发布了一份圣旨,要求学生们遵守校规,保持良好的学习纪律。
记忆技巧
可以联想“圣”字表示尊贵、神圣,而“旨”字表示命令、指示。可以想象皇帝的命令具有神圣的性质,不可违背。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的帝王制度,以及皇帝的权力和地位。还可以了解其他类似的成语,如“圣旨如山”、“圣旨无辜”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发出了一道圣旨,要求我们每天都要完成作业。2. 初中生:校长发布了一份圣旨,要求我们班级举行文明礼貌的竞赛。3. 高中生:政府发布了一项圣旨,要求大家节约用水、保护环境。4. 大学生:公司总经理发布了一份圣旨,要求我们加班加点,完成重要任务。
(0)
诗文中出现“圣旨”的诗词

江陵望幸

雄都元壮丽,望幸歘威神。

地利西通蜀,天文北照秦。

风烟含越鸟,舟楫控吴人。

未枉周王驾,终期汉武巡。

甲兵分圣旨,居守付宗臣。

早发云台杖,恩波起涸鳞。

(0)

狱中闻驾幸长安二首·其一

传闻圣旨向秦京,谁念羁囚滞洛城。

扈从由来是方朔,为申冤气在长平。

(0)

移禁司刑

畴昔参乡赋,中年忝吏途。

丹唇曾学史,白首不成儒。

天子开昌箓,群生偶大炉。

散材仍葺厦,弱羽遽抟扶。

宠迈乘轩鹤,荣过食稻凫。

何功游画省,何德理黄枢。

吊影惭非据,倾心事远图。

盗泉宁止渴,恶木匪投躯。

任直翻多毁,安身遂少徒。

一朝逢糺谬,三省竟无虞。

白简初心屈,黄纱始望孤。

患平终不怒,持劾每相驱。

埋剑谁当辨,偷金以自诬。

诱言虽委答,流议亦真符。

首夏方忧圄,高秋独向隅。

严城看熠耀,圜户对蜘蛛。

累饷唯妻子,披冤是友于。

物情牵倚伏,人事限荣枯。

门客心谁在,邻交迹倘无。

抚襟双涕落,危坐日忧趋。

圣旨垂明德,冤囚岂滥诛。

会希恩免理,终望罪矜愚。

司寇宜哀狱,台庭幸恤辜。

汉皇虚诏上,容有报恩珠。

(0)

宫词·其一一一

苑中排比宴秋宵,弦管挣摐各自调。

日晚阁门传圣旨,明朝尽放紫宸朝。

(0)

奉和浙西大夫李德裕述梦四十韵大夫本题言赠于梦中诗赋以寄一二僚友故今所和者亦止述翰苑旧游而已次本韵

闻有池塘什,还因梦寐遭。

攀禾工类蔡,咏豆敏过曹。

庄蝶玄言秘,罗禽藻思高。

戈矛排笔阵,貔虎让文韬。

綵缋鸾凰颈,权奇骥騄髦。

神枢千里应,华衮一言褒。

李广留飞箭,王祥得佩刀。

传乘司隶马,继染翰林毫。

辨颖□超脱,词锋岂足櫜。

金刚锥透玉,镔铁剑吹毛。

顾我曾陪附,思君正郁陶。

近酬新乐录,仍寄续离骚。

阿阁偏随凤,方壶共跨鳌。

借骑银杏叶,横赐锦垂萄。

冰井分珍果,金瓶贮御醪。

独辞珠有戒,廉取玉非叨。

麦纸侵红点,兰灯燄碧高。

代予言不易,承圣旨偏劳。

绕月同栖鹊,惊风比夜獒。

吏传开锁契,神撼引铃绦。

渥泽深难报,危心过自操。

犯颜诚恳恳,腾口惧忉忉。

佩宠虽緺绶,安贫尚葛袍。

宾亲多谢绝,延荐必英豪。

分阻杯盘会,閒随寺观遨。

祗园一林杏,仙洞万株桃。

澥海沧波减,昆明劫火熬。

未陪登鹤驾,已讣堕乌号。

痛泪过江浪,冤声出海涛。

尚看恩诏湿,已梦寿宫牢。

再造承天宝,新持济巨篙。

犹怜弊簪履,重委旧旌旄。

北望心弥苦,西回首屡搔。

九霄难就日,两浙仅容舠。

暮竹寒窗影,衰杨古郡濠。

鱼虾集橘市,鹤鹳起亭皋。

朽刃休冲斗,良弓枉在韬。

早弯摧虎兕,便铸垦蓬蒿。

渔艇宜孤棹,楼船称万艘。

量材分用处,终不学滔滔。

(0)

奉送大司马刘公归东山草堂歌

东山有草堂,缥缈云峤孤。

前对祝融峰,下瞰巴陵湖。

明公昔时此堂居,麋鹿熊豕当窗趋。

洞庭日落风浪涌,倒影射堂堂欲动。

惨淡谁闻紫芝曲,独善不救苍生哭。

先帝亲裁五色诏,老臣曾受三朝禄。

此时边徼多战声,曳履谒帝登承明。

谢安笑却淮淝敌,魏相坐测单于兵。

九重移榻数召见,夹城日高未下殿。

英谋密语人不知,左右微闻至尊羡。

自从龙去不可攀,公亦卧病思东山。

湘娥含笑倚竹立,山鬼窈窕堂之侧。

上书苦死只欲归,圣旨优容意悽恻。

内府盘螭缕金织,赐出倾朝皆动色。

白金之铤红票记,宝钞生硬鸦翎黑。

崇文城门水云白,是日观者涂路塞。

城中冠盖尽追送,尘埃不见长安陌。

人生富贵岂有极,男儿要在能死国,不尔抽身早亦得。

君不见汉二疏,千载想慕传画图。

即如草堂何处无,禄食腼窃胡为乎。

乃知我公真丈夫,呜呼乃知我公真丈夫。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