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 跃然 yuèrán
[appear vividly] 形容生动活现的样子
- 英文翻译
1.appear vividly
- 详细解释
(1).行动迅速貌。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别集下·徐霖》:“俟其跃然而起,亦起从之。”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若 长素 能跃然祗悔,奋厉朝气……少一转移,不失为素王玄圣。”《十月》1981年第6期:“他不禁跃然而起,认定这件事已到了非办不可的时候了。”
(2).犹欣然。 明 王廷相 《答何柏斋造化论》:“使蒭蕘之心会於愚心,即跃然领受,况大贤乎?” 清 邵长蘅 《夜游孤山记》:“余游兴跃然,偕学士呼小艇,渡 孤山 麓。”
(3).生动逼真地显现出来。 明 王守仁 《大学问》:“思我师之教,平易切实,而圣智神化之机,固已跃然。” 孙中山 《中国之革命》:“及乎国会解散,约法毁弃,则反形已具,帝制自为之心事,跃然如见矣。” 冰心 《晚晴集·从“五四”到“四五”》:“而且当作者‘神来’之顷,不但他笔下所挥写的形象会光辉四射,作者自己风格也跃然纸上了。”
- 基本含义
- 形容景色或形象非常生动、鲜明。
- 使用场景
- 跃然一词常用于描述自然景色或艺术作品中的形象。可以用来形容山水画中山峦起伏、江河奔流的景色;也可以用来形容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生动描写;还可以用来形容舞台上演员的表演非常生动、有感染力。
- 故事起源
- 跃然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周南·桃夭》中的一句诗:“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这句诗中的“灼灼其华”即可理解为“跃然其色”,形容桃花的颜色非常鲜艳明亮。
- 词语结构
- 跃然为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 1. 山水画中的松树跃然纸上,栩栩如生。2. 这篇文章描写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让人感同身受。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跃然”与“生动”、“鲜明”等含义进行联想,以帮助记忆。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自然景色相关的成语,如“如画”、“宛如”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春天的花园里,五颜六色的花朵跃然眼前。2. 初中生:这幅画描绘的飞机跃然纸上,仿佛要从画中飞出来。3. 高中生: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跃然书页,让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