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粱菽的词语解释
粱菽的意思
拼音:liáng shū    注音:ㄌㄧㄤˊ ㄕㄨ
使用场景
可以用来形容食物的丰富或者人们对食物的渴望。也可以用来形容人们对生活的追求和对基本需求的满足。
例句
1. 这家餐厅的菜品丰富多样,真是粱菽之地。2. 在那个贫瘠的山区,粮食就是粱菽,没有它就无法生存。
基本含义
指粮食,泛指食物。
基本解释

米与豆。 三国 魏 嵇康 《难自然好学论》:“是以贪生之禽,食园池之粱菽。”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粮食的种类和重要性,以及中国传统的食物文化。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每天都要吃粮食,因为粮食是我们的粱菽。2. 中学生:在这个饥荒的年代,粮食对人们来说就像是粱菽一样重要。3. 大学生:我们应该珍惜粮食资源,因为它是我们生活的粱菽。
故事起源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中有一则故事,说的是夏朝时期,有个叫甘盘的人非常贫穷,连一顿饭都吃不上。他非常渴望有粮食吃,于是他就在自己的房子门口种了一棵豆苗。豆苗长大之后结出了豆荚,甘盘非常高兴,他把豆荚摘下来,晒干后碾碎,磨成豆粉,用来做饼。他吃了这个豆饼之后,觉得非常好吃,就把这个方法告诉了周围的人。大家都尝了尝,觉得味道确实好,于是纷纷模仿,种植豆荚,磨成豆粉,做成豆饼。从此以后,人们就叫这种豆饼为“粱菽”,并用这个成语来形容食物的重要性。
记忆技巧
可以将粮食和食物的形象与“粱菽”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强烈的视觉印象。可以想象一个满满的粮仓,里面堆满了各种食物,代表着丰富的粮食和食物的意义。
词语结构
形容词+名词
详细解释
粱菽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粱指的是粱谷,即粱米;菽指的是豆类食物。在古代,粮食是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所以粮食也成为了泛指食物的代名词。这个成语形象地表达了食物的重要性和人们对食物的需求。
(0)
诗文中出现“粱菽”的诗词

答顾郎中华玉

昔居长安西,今居长安北。

蓬门卧病秋潦繁,十日不出生荆棘。

牵泥匍匐入学宫,马瘦翻愁足无力。

慵疏颇被诸生讥,虚名何用时人识。

京师卖文贱于土,饥肠不救齑盐食。

去年作吏在法曹,月俸送官空署职。

床头一瓮不满储,囊里无钱作沽直。

归来困顿不得醉,儿女荒凉妇叹息。

今年调官去懊恼,苦笑先生禄太啬。

釜中粟少作糜薄,白碗盛来映肤色。

丈夫但免沟壑辱,日饮藜羹胜羊肉。

平生富贵亦何有,羸躯幸自弛耕牧。

但愿时丰民物安,官府清廉盗贼伏。

人歌鼓腹厌粱菽,先生虽病甘苜蓿。

一朝雷雨濯亨衢,坐见诸公执中轴。

先生翛然卷怀退,茆斋归向南山卜。

(0)

寿胡运使

青原连峰郁嵯峨,中产瑞石如金螺。

清淑之气孕秀多,蜿蟺旁礴无偏颇。

间世人杰文星罗,六一鸣道继雄轲。

忠简名节森聱牙,乃孙所学能传家。

天孙为织云锦窠,五凤装楼龙作梭。

吐词摛藻正而葩,纬国经邦真土苴。

暂屈计台烦抚摩,飞刍挽粟汉萧何。

专城治郡政不苛,分医散药起札瘥。

幻出东湖十里荷,百花蔽亏万柳遮。

民不知劳在咄嗟,涂歌里咏自吟哦,坐致金穰玉烛和。

登城万宝丰百嘉,黍稷稻粱菽禾麻。

维时秋律灰吹葭,玉宇凉生雨乍过。

银河夜静风无波,祥烟瑞霭纷交加。

只说牛女此会佳,谁知神仙降云车。

中驱下扶走乘戈,玉妃拥卫不撝呵。

童女十二颜如花,乘鸾吹箫静无哗。

弹璈戛玉献琵琶,琴奏双成瑟女娲。

仙掌金茎吸露华,西凉蒲萄胜流霞。

桃实如蟠枣如瓜,祝公千百算增遐。

公持玉节镇龙沙,我领辕门吉水涯。

一水东西骋望赊,安得共泛张骞槎。

秋风阊阖鸣玉珂,公归调鼎我盐醝,持衡不致斤两差。

诗寄柏梁愧猗那,因词见意倘可歌。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