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汉 桓谭 《新论》:“ 神农 始削桐为琴,练丝为絃。”后因以“絃桐”为琴的别称。《文选·谢庄<月赋>》:“於是絃桐练响,音容选和。” 李善 注:“絃桐,琴也。”
- 基本含义
- 形容琴声悠扬动听。
- 详细解释
- 弦桐是由两个词语组成的成语,其中“弦”指琴弦,“桐”指榕树。成语的意思是指琴声悠扬动听,如同榕树下演奏的美妙音乐。
-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音乐声音悠扬动听,或者赞美某人的演奏技艺高超。
- 故事起源
- 据说,古代有一位叫做桐城的地方,那里的榕树枝繁叶茂,树下经常有人弹琴。由于榕树下的琴声悠扬动听,后来人们就用“弦桐”来形容美妙的音乐声。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 例句
- 1. 他的琴声如同弦桐一般,悠扬动听。2. 她的演奏技艺高超,琴声宛如弦桐。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弦桐”与悠扬的琴声形象联系起来,想象自己正在榕树下欣赏美妙的音乐。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音乐相关的成语,如“琴棋书画”、“钟鸣鼎食”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听音乐,特别喜欢听弦桐般的琴声。2. 初中生:他的演奏技艺真是太棒了,琴声就像弦桐一样悠扬动听。3. 高中生:这位音乐家的演奏水平真是高超,他的琴声宛如弦桐一般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