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 忠谏 zhōngjiàn
[expostulate]忠诚的劝谏
忠谏之路。——诸葛亮《出师表》
- 详细解释
忠心规劝。《庄子·至乐》:“忠諫不听,蹲循勿争。” 汉 贾谊 《惜誓》:“ 比干 忠諫而剖心兮, 箕子 被髮而佯狂。” 三国 蜀 诸葛亮 《前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諫之路也。”《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 楚王 不纳忠諫之词,曲受佞臣之语。”
- 基本含义
- 忠诚地劝告和提醒他人。
- 使用场景
- 忠谏常常用于形容一个人以真诚的心态对他人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它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为了朋友或国家的利益而毫不保留地提出忠告。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对自己的错误行为进行自我批评和反思。
- 故事起源
- 忠谏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据说,在古代有一个叫苏秦的人,他是一个聪明而忠诚的谏言者。他以诚实和勇气向国君提出宝贵的忠告,帮助国家解决了很多问题。苏秦的忠谏精神被后人所称道,成为了这个成语的来源。
- 词语结构
- 忠谏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忠”和动词宾语“谏”组成。其中,“忠”表示忠诚和真诚,“谏”表示劝告和提醒。
- 例句
- 1. 他以忠谏之言劝告国君,帮助国家走上了正轨。2. 作为一位好朋友,我们应该能够忠谏彼此,帮助对方成长。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忠”和“谏”两个字分别与“忠诚”和“劝告”联系起来记忆这个成语。另外,可以将忠诚的形象与提醒的意义联系在一起,以帮助记忆。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忠谏相关的成语,如“忠言逆耳”、“忠心耿耿”等,可以进一步扩展对忠谏的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对我们的学习提出了忠谏,我们要认真对待。2. 初中生:作为班长,我要对同学们的错误进行忠谏,帮助他们改正。3. 高中生:面对选择大学专业的问题,父母给予了我宝贵的忠谏。4. 大学生:大家应该能够忠谏社会问题,为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