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多个人或团体在共同行动中分配非法所得或利益的情况。也可以用来批评那些贪污腐败的行为。
- 例句
- 1. 这个犯罪团伙被捕时,警方在他们的藏身之处找到了大量赃物,现在他们正在接受审讯和分赃。2. 他们合作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诈骗,但最终因为无法公平分赃而产生了矛盾。
- 基本含义
- 指分配赃物或利益
- 基本解释
[释义]
(动)分取赃款赃物,多比喻分取不正当的权利或利益。
[构成]
动宾式:分|赃
[例句]
坐地分赃。(作谓语)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分庭抗礼”、“分崩离析”等,来拓展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在玩游戏的时候,要公平分赃。2. 初中生:这个团队在比赛中获得了冠军,他们如何公平地分赃呢?3. 高中生:政府官员贪污受贿,他们之间一定有分赃的问题。4. 大学生:在商业合作中,要注意公平分配利益,避免出现分赃不均的情况。
- 故事起源
- 分赃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有两个贼人合伙行窃,成功后他们面临着如何分配赃物的问题。其中一个贼人提议用一把刀将赃物切成两份,另一个贼人却不同意,他担心切得不公平,最终导致两人发生争执。这个故事后来被引申为分赃的意思。
- 英文翻译
1.divide the spoils; share the booty [loot]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成语的两个字分别记忆,分代表分配,赃代表非法所得。可以形象地想象两个人在分配赃物时发生争执的场景。
- 词语结构
- 主语+分赃
- 详细解释
◎ 分赃 fēnzāng
[share the loot;devide the spoils] 瓜分用肮脏手段得来的钱物
(1).分取赃款赃物。 晋 袁宏 《后汉纪·顺帝纪》:“受赂卖爵,分赃解罪。”《元典章新集·刑部·骗夺》:“各贼分赃入己。”《三国演义》第二回:“与父至 钱塘 ,见海贼十餘人,刼取商人财物,於岸上分赃。” 徐铸成 《旧闻杂忆·广告、新闻、帮会》:“分别在两家旅社开了‘长房间’,作为联档、商议、分赃和吃喝玩乐的场所。”
(2).喻分享不正当的权利或利益。《蔡廷锴自传·困守家乡》:“因各帝国分赃未平……进犯 上海 ,至有‘一·二八’之战。” 李大钊 《秘密外交与强盗世界》:“我们反对 欧洲 分赃会议所规定对于 山东 的办法,并不是本着狭隘的爱国心,乃是反抗侵略主义,反抗强盗世界的强盗行为。” 陈同生 《珠江风暴》:“他们为了扩充实力,继续进行分赃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