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儒巾的词语解释
儒巾的意思
拼音:rú jīn    注音:ㄖㄨˊ ㄐㄧㄣ
使用场景
儒巾可以用来形容学识渊博、德行高尚的人,通常是对知识分子、学者或有修养的人的赞美和尊称。
例句
1. 他是我们学校的一位儒巾,深受学生和家长的尊敬。2. 这位教授是当代儒巾,他的学问广博,深受学术界的推崇。
基本含义
儒巾指的是古代儒家学者所戴的头巾,用来比喻学问渊博、品德高尚的人。
基本解释

古代读书人所戴的一种头巾。 明 代通称方巾,为生员的服饰。 宋 林景熙 《元日得家书喜》诗:“爆竹声残事事新,独怜临镜尚儒巾。” 清 李渔 《怜香伴·婚始》:“小生儒巾员领,丑扮丫鬟,杂扮掌礼,众鼓吹纱灯引上。” 丁玲 《母亲》一:“不同的只是 武陵 家里供的是一个凤冠霞帔的老太太,而这里是一个儒服儒巾的少年。”

延伸学习
如果对儒家学说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儒家经典著作如《论语》和《大学》等,了解更多关于儒家学派的思想和文化。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是我们学校的儒巾,她的知识真的很多。2. 初中生:他是我们班的儒巾,每次上课都能讲得很生动有趣。3. 高中生:这位老师是当地知名的儒巾,他的教学经验非常丰富。4. 大学生:他是学校的一位儒巾,深受同学们的尊敬和喜爱。
故事起源
儒巾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儒家学者。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孔子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他的学说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儒家学者往往以儒巾作为标志,象征着他们的学问和品德。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儒巾这个成语:1. 将儒巾与学问渊博、品德高尚的人联系起来,形成联想。2. 将儒巾与儒家学者、孔子等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联系起来,加深记忆。
词语结构
儒巾属于名词短语,由两个字组成。
详细解释
儒巾源于古代儒家学者的服饰,儒家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学派,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学者往往以儒巾作为标志,象征着他们的学问和品德。因此,儒巾成为了比喻学问渊博、品德高尚的人的代称。
(0)
诗文中出现“儒巾”的诗词

皇太子释奠诗

三象既区,八文斯载。靡人谁牧,匪后焉载。

参差王列,回环纪代。数含兴毁,理彰彪晦。

我皇广运,实惟灵德。于昭储嗣,徽光万国。

曾是知微,降情敦克。陈经宪古,正讹辩感。

岩岩崇殿,蔼蔼重筵。韶仪淳睟,远旨清宣。

剖斥穿杂,总括凝泉。冲识知归,蒙薄攸迁。

司业克终,告成奠旅。简习容章,筮辰献举。

肃兹戒禁,洁此牲俎。摇金盖凤,自宫徂序。

有观惟礼,亦既具来。儒巾云列,朝绂星陪。

式是保训,允兼明台。比萼唐卫,烨烨光埃。

冬绪御朔,气爽烟辉。彯霞旦卷,凝霜晚晞。

张县瞀目,铿锵动几。翻舞屡还,绝音忘归。

语远河清,记閟辰迟。园朝游夕,浮年偶时。

爵贺峻檐,蝈鸣旷坻。俯蹈盛典,仰震庸辞。

(0)

再过濂溪祠用前韵

曾向图书识面真,半生长自愧儒巾

斯文久已无先觉,圣世今应有逸民。

一自支离乖学术,竞将雕刻费精神。

瞻依多少高山意,水漫莲池长绿蘋。

(0)

赴试途中有感

回头往事竟成尘,我是东西南北身。

白下沉酣三度梦,青山沦落十年人。

穷通有命无须卜,富贵何时乃济贫。

角逐名场今已久,依然一幅旧儒巾

(0)

郊饯彭雪翁·其三

戎旃要义等传薪,蔬笋从来见性真。

出世未以非绝物,用情弥笃肯徇人。

儒巾老带羞秦越,钓艇耕车即渭莘。

千古巢由空洗耳,何曾事业到斯民。

(0)

早起

佛香才了换儒巾,身是人间自在身。

一路野花清养目,半沟流水静怡神。

(0)

怀沈斯庵先生·其一

西台晞发痛遗民,避地南瀛第一人。

浩劫馀生存硕果,空门垂老弃儒巾

文风早被端由汝,天子虽尊不得臣。

孤岛田横无限恨,白头犹见海扬尘。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蔡沈 方以智 吴承恩 曾棨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