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行身这个成语常常用于讨论一个人的品德和行为表现,可以用来表达对一个人的赞美或批评。例如,当我们想夸奖一个人的品行高尚时,可以说他的行身端正;而当我们想批评一个人的不良行为时,可以说他的行身不端。
- 例句
- 1. 他的行身举止得体,深受老师和同学的赞赏。2. 这个人的行身不端,常常做一些不道德的事情。
- 基本含义
- 指一个人的行为表现或品德状况。
- 基本解释
立身处世。《韩非子·五蠹》:“行身者竞於为高,而不合於功。” 唐 韩愈 《符读书城南》诗:“行身陷不义,况望多名誉。”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二:“行身立志,卓尔不羣,皆豪杰之士也。” 清 方苞 《杜苍略先生墓志铭》:“二先生行身略同,而趣各异。”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行身相关的成语,例如“行为举止”、“品行端正”等,以扩展对于行身这个词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说我们要端正行身,不要欺负同学。2. 初中生:作为学生,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行身,做一个负责任的人。3. 高中生:大家应该关注社会的公德,提高自己的行身素养。4. 大学生:在大学里,我们要培养良好的行身,为将来的社会做出贡献。
- 故事起源
- 关于行身成语的具体故事起源暂无确切记载。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行身这个成语。将“行”字联想为人在行走的姿势,将“身”字联想为人的身体,这样就能够记住行身表示一个人的行为和身份。
- 词语结构
- 行身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 详细解释
- 行身是由“行”和“身”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行”表示行为或品行,“身”表示个人的身份或状况。行身这个词语主要用来描述一个人的行为举止或品德状况,通常指一个人的行为表现能够反映出他的品德和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