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参酌校正。 唐 孔颖达 《周易正义卷首·论重卦之人》:“仰观俯察,以相参正。”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三章:“其从弟 练 于《五分律》译出时为檀越。 佛驮什 执梵, 智胜 为译, 道生 、 慧严 参正。”
- 基本含义
- 指参考正直的人或事物来判断、评价其他人或事物。
- 详细解释
- 参正是由“参”和“正”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参”指参考,作为评价的标准;“正”指正直,作为参考的对象。参正的含义是以正直的人或事物作为参考标准,来评价其他人或事物的好坏、对错等。
- 使用场景
- 参正常常用于形容人们对他人行为或事物的评价。当我们遇到一些问题,需要对其进行评判时,可以使用参正来表示我们是以正直的人或事物作为参考,来判断其他人或事物的价值。此外,参正也可以用来劝告他人在做决策或评价时要以正直为准则。
- 故事起源
- 关于参正的起源,目前尚无确切的故事或典故。但由于参正的意义与价值观念相关,正直与诚实一直被视为美德,所以参正作为成语被广泛使用。
- 词语结构
- 成语“参正”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特定的结构。
- 例句
- 1. 他做事一向参正,不会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情。2. 在评价他人时,我们应该以参正的态度来看待,不要轻易下定论。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参正”这个成语:1. 将“参正”分解为两个部分,即“参”和“正”,并理解其含义。2. 可以通过与正直、诚实等价值观念相关的词语联想,加深记忆。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正直和价值观念相关的成语,如“正人君子”、“以直报怨”等,可以进一步拓展对参正这一概念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说我们要参正的人才能成为好学生。2. 初中生:在面对选择时,我们应该参正,不要被外界的诱惑迷惑。3. 高中生:在评价他人时,我们应该以参正的态度来看待,不要轻易下定论。4. 大学生:在职场中,我们应该以参正的标准来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为,保持正直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