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发露一词通常用在揭露真相、曝光某人或某事的场合。无论是在新闻报道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可以使用发露来描述揭示真相的行为。
- 例句
- 1. 这篇报道发露了政府内部的腐败问题。2. 他终于发露了自己的真实身份,让大家大吃一惊。3. 这部纪录片发露了那个时期的历史真相。
- 基本含义
- 揭露真相,公开暴露
- 基本解释
(1).显示;流露。 汉 王粲 《神女赋》:“称诗表志,安气和声。探怀授心,发露幽情。”《南史·焦度传》:“ 度 於城楼上肆言駡辱 攸之 ,至自发露形体秽辱之,故 攸之 怒,改计攻城。”《朱子语类》卷七十:“初六是那小人欲为恶而未发露之时。” 明 黄绾 《明道编》卷二:“凡人之学,有之必欲发露,故以能默为难。” 鲁迅 《且介亭杂文·说“面子”》:“这类脾气,是‘绅商’也不免发露的: 袁世凯 将要称帝的时候,有人以列名于劝进表中为‘有面子’。”
(2).揭露。《后汉书·陈忠传》:“是以盗发之家,不敢申告,邻舍比里,共相压迮,或出私财,以偿所亡。其大章著不可掩者,乃肯发露。” 宋 范仲淹 《再奏雪张亢》:“其 张亢 所奏二事,若未有发露,乃是自首。” 鲁迅 《华盖集·通讯二》:“要救正这些,也只好先行发露各样的劣点,撕下那好看的假面具来。”
(3).指被揭露。 清 王士禛 《居易续谈》:“夫 魏忠贤 者……至 崇禎 初年,罪状发露,押往祖陵,潜行自尽,磔尸 河閒 。”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成语发露感兴趣,可以继续学习与揭示真相相关的成语,如“揭穿”、“曝光”等。了解更多成语的意义和用法,可以帮助你提升中文的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勇敢发露自己的问题,这样才能得到帮助。2. 初中生:这个调查报告发露了学校里存在的一些问题,引起了很大的关注。3. 高中生:媒体的报道发露了政府官员的贪污行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 故事起源
- 关于发露的故事起源不太明确,但它源于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在古代社会中,人们非常重视道德和诚实,因此揭露真相被视为一种正义的行为。发露这个成语的出现,反映了古人对于真相的追求和对于正义的重视。
- 英文翻译
1.become visible; appear; manifest itself
- 记忆技巧
- 为了记忆发露这个成语,可以联想“发”字的意思是公开、揭示,而“露”字的意思是展现、暴露。可以想象一个人在阳光下展现自己的真实面貌,就像是发露了真相一样。
- 词语结构
- 发露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发”和动词“露”组成。其中,“发”表示公开、揭示的意思,“露”表示展现、暴露的意思。
- 详细解释
- 发露是指揭露、公开某个事物的真相或本质。它常常用来形容将原本隐藏的事情或秘密暴露出来,让人们了解到真实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