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指残匪;匪寇之残馀。 宋 曾巩 《福州奏乞在京主判闲慢曹局或近京一便郡状》:“臣既到任,属所部之内,寇孽遗类,往往尚聚山谷,居人未寧,远近疑骇。”
- 基本含义
- 指盗贼和恶人,也泛指坏人、恶劣的行为。
- 详细解释
- 寇孽由两个词组成,寇和孽。寇指盗贼、强盗,孽指罪孽、恶行。寇孽合在一起,表示坏人、恶劣的行为。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罪恶行径,也可以指代坏人。
- 使用场景
- 寇孽一词常用于贬义,用来形容那些做坏事的人或者坏事情。它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的描述,也可以用于文学作品、新闻报道等场景。
- 故事起源
- 寇孽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形容秦始皇的暴虐行为。后来,这个词逐渐被用来指代坏人、恶劣的行为。
- 词语结构
- 寇孽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
- 例句
- 1. 他做了太多的寇孽,最终遭到了应有的惩罚。2. 这个城市的治安越来越差,寇孽横行。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寇孽”联想为“寇贼做恶事”。通过联想,可以更容易地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除了寇孽,还有许多与坏人、恶劣行为相关的成语,比如“恶人先告状”、“作恶多端”等。可以通过学习这些成语,扩展对于坏人、恶劣行为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那个小偷真是个寇孽,偷了我的零食。2. 初中生:这个欺负同学的人真是个寇孽,应该受到严惩。3. 高中生:他的寇孽行径被曝光后,引起了公众的强烈愤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