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官署。《后汉书·宦者传序》:“府署第馆,棊列於都鄙。” 唐 刘禹锡 《和令狐相公》诗:“鶯避传呼起,花临府署明。” 宋 王谠 《唐语林·豪爽》:“ 郊 思之不已,即强就府署,愿一见焉。”
- 基本含义
- 指官署、衙门等政府机构。
- 详细解释
- 府署是由“府”和“署”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表示官署、衙门等政府机构。它主要用来指代政府机关的办公地点,也可以指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
- 使用场景
- 府署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描述政府机关的办公场所和工作人员,可以用在书面语和口语中,适用于各种场合,如文章、演讲、对话等。
- 故事起源
- 府署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官署制度。在古代,府署是指地方行政机关的办公地点,也是官员们处理政务的场所。因此,府署成为了代表政府机构的象征。
- 词语结构
- 府署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府”和“署”。其中,“府”是指地方行政机关,也可以指官员的居所;“署”是指官署、衙门等政府机构。
- 例句
- 1. 他在府署工作多年,对政务处理非常熟悉。2. 这座府署建筑是古代官员处理政务的地方。3. 她在地方府署担任要职,负责协调各项工作。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府署”这个成语与政府机关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自己在一个府署里工作或参观,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中国古代政府机构和官署制度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官制和行政组织,以及各个朝代的府署设置和职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爸爸在市府署工作,负责城市的规划和建设。2. 初中生: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参观地方府署的活动,让我们了解政府的工作。3. 高中生:我希望将来能够进入府署工作,为社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