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即菊花。因 陶渊明 爱菊,故称。 唐 皇甫冉 《和中丞奉使承恩还终南旧居》:“ 谢公 山不改, 陶令 菊犹存。苔蘚侵垂钓,松篁长闲门。”
- 基本含义
- 形容人的品德高尚,令人敬佩。
- 详细解释
- 陶令菊是由“陶令”和“菊”两个词组成的成语。陶令指的是古代陶瓷艺术家,菊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高雅的花卉。陶令菊形容人的品德高尚,如同陶瓷艺术家雕琢出的精美陶瓷一样,令人敬佩。
- 使用场景
- 陶令菊常用于赞美人的品德高尚,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道德修养、行为举止等方面表现出色。可以用在日常生活中的夸奖、赞美、颂扬之中。
- 故事起源
- 陶令菊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寓言故事。相传,有一位叫陶令的陶瓷艺术家非常有才华,他用心雕琢出了一件精美的陶瓷菊花。这个陶瓷菊花形态逼真,色彩鲜艳,被人们称为“陶令菊”。人们对陶令的陶瓷艺术非常钦佩,也因此将陶令的名字与菊花联在一起,用来形容人的品德高尚。
- 词语结构
- 主语+谓语+宾语
- 例句
- 1. 他的为人正直善良,真可谓是陶令菊。2. 她的品德高尚,为人谦和,堪称陶令菊。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陶令的陶瓷艺术与菊花形象结合起来,形象地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可以通过画画、制作陶艺等方式来加深记忆。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陶瓷艺术的发展历史,以及中国传统花卉文化中的其他花卉的象征意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做一个陶令菊,就是要做一个有素质、有道德的人。2. 初中生:我觉得我的班主任是一个陶令菊,她对学生们非常关心,而且严格要求我们的品德修养。3. 高中生:我希望将来能成为一个陶令菊,为社会做出贡献,为人们树立一个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