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比方的词语解释
比方的意思
拼音:bǐ fāng    注音:ㄅㄧˇ ㄈㄤ
基本解释

[释义]
(1) (动)用容易明白的甲事物来说明不容易明白的乙事物。
(2) (动)指用甲事物来说明乙事物的行为。
(3) (动)用个别的事物来说明全部的事物。
(4) (动)(连)表示“假如”的意思。见〔比如〕。
[构成]
并列式:比+方
[例句]
打个比方。(作宾语)比方说。(作状语)这个比方不够恰当。(作主语)这个句子不能这样比方。(作谓语)

近义词

比如、比喻、例如、譬喻

英文翻译

1.analogy; example; for example; instance

详细解释

◎ 比方 bǐfang
(1) [analogy]∶譬喻。把不易懂的事物用浅显易懂的话描述出来
比方说吧,A代表1,B代表2,A+B 就是1+2
比方并非等同
(2) [instance]∶用特殊的事物来说明一般的事物
拿钓鱼作比方
(3) [if]∶如果;假使
比方你在现场,该怎么办
(1).比拟。《荀子·强国》:“今君人者,辟称比方,则欲自竝乎 汤 武 ,若其所以统之,则无以异於 桀 紂 。” 晋 葛洪 《抱朴子·自叙》:“每见世人有好论人物者,比方伦匹,未必当允,而褒贬与夺,或失準格。” 唐 张鷟 《游仙窟》:“千娇百媚,造次无可比方;弱体轻身,谈之不能备尽。”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白莽作<孩儿塔>序》:“一切所谓圆熟简练,静穆幽远之作,都无须用来作比方,因为这诗属于别一世界。”
(2).类似,相似。 汉 班固 《白虎通·圣人》:“《诗》曰:‘ 文王 受命。’非圣不能受命。《易》曰:‘ 汤 武 革命,顺乎天。’ 汤 武 与 文王 比方。”
(3).比较,对照。《三国志·魏志·国渊传》:“吏因请使作笺,比方其书,与投书人同手。收摄案问,具得情理。”《后汉书·梁统传》:“宜比方今事,验之往古。” 南朝 宋 范晔 《狱中与诸甥侄书》:“尝共比方 班 氏所作,非但不愧之而已。”
(4).顺乎其道。《墨子·明鬼下》:“古者 有夏 ,方未有祸之时,百兽贞虫,允及飞鸟,莫不比方。” 孙诒让 间诂:“比方,犹言顺道也。”《庄子·田子方》:“日出东方,而入於西极,万物莫不比方。”
(5).犹譬如。举例说明时的发端语。《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三回:“比方这一天公事回的多,或者上头问话多,那就不能不耽搁时候了。” 叶紫 《杨七公公过年》:“ 上海 有着各式各样的谋生方法,比方说,就是讨铜板吧,凭他这几根雪白的头发,一天三两千(文)是可以稳拿的!”
(6).表示假如的意思。用于委婉其辞的场合。 魏巍 《东方》第六部第二章:“比方说,晌午水暖了你再来洗,是不是更好一些?”

基本含义
比喻、类似于
使用场景
比方常常用于口语和书面语中,用来举例说明或者解释观点、问题或者概念。它可以用在教育、工作、演讲、写作等各个领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故事起源
比方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人们用比方来进行类比和比喻,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观点。随着时间的推移,比方逐渐成为一个固定的成语,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词语结构
比方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比”是动词,意为比喻;“方”是名词,意为方法、样式。两个字结合在一起,表示用某种方法或样式来比喻。
例句
1. 他用一种比方来解释这个概念,让大家都明白了。2. 我可以举个比方来说明这个问题。3. 这个问题很难理解,我可以用一个比方来帮助你理解。
记忆技巧
记忆比方这个成语可以通过以下方法:1. 将“比”字和“方”字分开记忆,理解其基本含义。2. 创造一些有趣的比方例子,并与朋友或同学分享,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比方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比方相关的成语,如“比如”、“比比皆是”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奶奶用一个比方来解释我们应该如何友善相处。2. 初中生:老师用一个比方来说明这个数学问题,我们都明白了。3. 高中生:政治老师用一个比方来解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4. 大学生:在演讲比赛中,选手们纷纷用比方来丰富自己的演讲内容。
(0)
诗文中出现“比方”的诗词

得游灵谷寺·其二

比方田旧赐庄,劫余幽径未全荒。

山光拂槛含朝爽,塔影凌空淡夕阳。

檐卜花开无俗韵,伊蒲馔设有余香。

归途十里沿钟阜,还访参军旧草堂。

(0)

新乐府.牡丹芳.美天子忧农也

牡丹芳,牡丹芳,黄金蕊绽红玉房。

千片赤英霞烂烂,百枝绛点灯煌煌。

照地初开锦绣段,当风不结兰麝囊。

仙人琪树白无色,王母桃花小不香。

宿露轻盈泛紫艳,朝阳照耀生红光。

红紫二色间深浅,向背万态随低昂。

映叶多情隐羞面,卧丛无力含醉妆。

低娇笑容疑掩口,凝思怨人如断肠。

秾姿贵彩信奇绝,杂卉乱花无比方

石竹金钱何细碎,芙蓉芍药苦寻常。

遂使王公与乡士,游花冠盖日相望。

庳车软舆贵公主,香衫细马豪家郎。

卫公宅静闭东院,西明寺深开北廊。

戏蝶双舞看人久,残莺一声春日长。

共愁日照芳难驻,仍张帷幕垂阴凉。

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三代以还文胜质,人心重华不重实。

重华直至牡丹芳,其来有渐非今日。

元和天子忧农桑,恤下动天天降祥。

去岁嘉禾生九穗,田中寂莫无人至。

今年瑞麦分两岐,君心独喜无人知。

无人知,可叹息。

我愿暂求造化力,减却牡丹妖艳色。

少回乡士爱花心,同似吾君忧稼穑。

(0)

山石榴花十二韵

晔晔复煌煌,花中无比方

艳夭宜小院,条短称低廊。

本是山头物,今为砌下芳。

千丛相向背,万朵互低昂。

照灼连朱槛,玲珑映粉墙。

风来添意态,日出助晶光。

渐绽胭脂萼,犹含琴轸房。

离披乱剪綵,斑駮未匀妆。

绛焰灯千炷,红裙妓一行。

此时逢国色,何处觅天香?

恐合栽金阙,思将献玉皇。

好差青鸟使,封作百花王。

(0)

诗三百三首·其二二二

我在村中住,众推无比方

昨日到城下,却被狗形相。

或嫌裤太窄,或说衫少长。

挛却鹞子眼,雀儿舞堂堂。

(0)

赠薛播州诗·其九

汉阴政已成,岭表人犹蠹。

弹冠比方新,还珠总如故。

楚人结去思,越俗歌来暮。

阳乌尚归飞,别鹤还回顾。

君见南枝巢,应思北风路。

(0)

朝阴

朝阴昼多雨,少见日有光。

四顾天地惨,万物皆茫茫。

占书久不读,何暇推雨旸。

试以人事说,讶此非吉祥。

日者人君象,照临及遐荒。

岂容一物掩,有若自晦藏。

明主躬听断,万事付纪纲。

赏罚信且必,威令非不强。

天子报应间,安得阴侵阳。

疑是蛮寇起,势力殊猖狂。

王师仅四万,灵旗指边疆。

州郡少羡卒,馈挽须丁黄。

父子罢敛穫,女妻急缝裳。

老母哭不忍,痴儿亦徬徨。

将行痛诀别,意谓趋死乡。

小忧止窜匿,大患在杀伤。

蜀人不惯此,闻者皆仓惶。

所以作霾雾,终日争飘飏。

秋毫与天地,自古不比方

中国及夷獠,何足校短长。

帷幄巳坐胜,虎貔谁可当。

天威一扫荡,不使存微芒。

何时捷书至,喜声复锵锵。

霄汉忽开霁,金乌欲飞翔。

登高赋常武,注目瞻扶桑。

此愿殊未适,百忧满羁肠。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