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大过的词语解释
大过的意思
拼音:dà guò    注音:ㄉㄚˋ ㄍㄨㄛˋ
使用场景
大过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某种行为或状况超出了适度或合理的范围,过分了。可以用来批评某人的行为过于极端或过分,也可以形容某种状况超过了正常或合理的程度。
例句
1. 这个小孩吃糖吃大过了,一天能吃一大袋子。2. 这个公司的开销大过了收入,所以一直亏损。
基本含义
表示超过某个限度或程度,过分。
基本解释

◎ 大过 dàguò
(1) [serious mistake]∶大的过失,大的祸害
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2) [recard a grave demerit]∶惩罚用语
记大过一次
◎ 大过 dàguò
[be going too far] 太过分
今书来,言者皆大过。——唐·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大过相关的成语,如大材小用、大动干戈等,以扩展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声音大过了教室里所有人,老师都听到了。2. 初中生:他的要求太大过了,我们做不到。3. 高中生:这个演员的表演太大过了,完全没有把握节奏和情感。4. 大学生:这个政策的限制太大过了,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活质量。
故事起源
大过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昭公二十八年》中,故事发生在公元前548年。当时,晋国的昭公迁都到了新的地方,新的城市建设得非常宏伟,城墙高而厚,城门宽而大。有人对昭公说:“这座城市太大了,超过了君王的尊严和权力。”昭公听后非常生气,因为他认为这种说法太过分了,不应该对君王的决策进行质疑。于是,他下令将说这话的人处死,并将他的骨灰撒在城门口,以警示后人不要说过分的话。从此以后,人们就用“大过”这个成语来形容某种行为或状况超过了适度或合理的范围。
英文翻译

1.serious offense [mistake]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大过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一个非常高的山上,超过了一般人可以达到的高度,表示“大”,而且他站得太过分了,超过了安全的范围,表示“过”。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住大过的含义。
词语结构
大过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
详细解释

(1).《周易》卦名。巽下兑上。《易·大过》:“大过,栋挠,利有攸往。亨。” 孔颖达 疏:“栋挠者谓屋栋也,本之与末俱挠弱,以言衰乱之世始终皆弱也。”后以“大过”指衰乱。 晋 陆云 《晋故散骑常侍陆府君诔》:“时值大过,士爽其德,虔惟常侍,高明柔直。”《新唐书·张濬传赞》:“如 畋 鐸 皆社稷之才,当大过之世,为天下唱,扶支王室,几致中兴。”
(2).重大的过失、错误。《左传·哀公六年》:“不穀不有大过,天其夭诸?”《史记·太史公自序》:“此四行者,天下之大过也。” 唐 韩愈 《董公行状》:“清宫而迎天子,庶人服而请罪有司,虽有大过,犹将揜焉,如公则谁敢议?” 朱自清 《“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我想这种‘谈天’,无论如何,总不能算是大过吧。”
(3).处分用语。记大过一般是对性质较严重的错误的处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回:“马上撤了差,记大过三次。停委两年。” 鲁迅 《华盖集·忽然想到(八)》:“两天之内,我和十多个同学,就迭连记了两小过两大过,再记一小过,就要开除了。”

(0)
诗文中出现“大过”的诗词

有木诗八首·其八

有木名丹桂,四时香馥馥。

花团夜雪明,叶剪春云绿。

风影清似水,霜枝冷如玉。

独占小山幽,不容凡鸟宿。

匠人爱芳直,裁截为厦屋。

干细力未成,用之君自速。

重任虽大过,直心终不曲。

纵非梁栋材,犹胜寻常木。

(0)

自警

忆昔为小官,位卑职易营。

朋知喜其勤,民口亦见称。

中间忝台谏,已觉言难行。

然赖识者恕,尚谓无攲倾。

数年忽遭遇,用大过其能。

名虚称不实,任重力难胜。

具瞻不可欺,举动招讥评。

士论固不与,自知亦甚明。

禄厚难报答,徒滋骄侈萌。

子孙忘艰难,服用饶夸矜。

清白素风减,冗长浮费增。

亲旧多责望,厚薄贻怨憎。

贫贱胜富贵,古语信可凭。

请病蒙罢免,方幸忧责轻。

俄复统一道,抚民帅边兵。

寇狂适偃蹇,民疲未苏醒。

胜负系司命,休戚及群民。

细务委将佐,大事禀朝廷。

所禀有违从,委择有不精。

差失虽毫釐,致败或丘陵。

殒身何足道,误国玷家声。

可不常惕惧,临渊履春冰。

庶几免危溢,书此为心铭。

(0)

锡兰岛卧佛·其三

吁嗟佛灭度,世界眼尽灭。

最先王舍城,大辟禅师窟。

迦叶与阿难,结集佛所说。

尔来一百年,复见大会设。

恒河左右流,犍槌声不绝。

其后阿育王,第一言佛法。

能役万鬼神,日造八万塔。

举国施与佛,金榜国门揭。

九十六外道,群言罢一切。

复遣诸弟子,分授十万偈。

北有大月氏,先照佛国月。

四开无遮会,各运广长舌。

汉家通西域,声教远相接。

金人一入梦,白马来负笈。

绳行复沙度,来往踵相蹑。

总持四千部,重译多于发。

华言通梵语,众推秦罗什。

后分律法论,宗派各流别。

要之祛卢字,力大过仓颉。

南有狮子王,凿字赤铜鍱。

当时东西商,互通度人筏。

但称佛弟子,能避鬼罗杀。

遂使诸天经,满载商人箧。

鸟喙䓉子洲,畏鬼性騃怯。一闻地狱说,心畏ㄦ摩杀。

赖佛得庇护,无异栖影鸽。

国主争布金,妃后亦托钵。

尊佛过帝天,高供千白氎。

乐奏梵音曲,讼听番僧决。

向来文身人,大半著僧衲。

达摩浮海来,一花开五叶。

语言与文字,一喝付抹杀。

十年勤面壁,一灯传立雪。

直指本来心,大声用棒喝。

非特道家流,附会入庄列。

竟使宋诸儒,沿袭事剽窃。

最奇宗喀巴,别得大解脱。

不生不灭身,忽然佛复活。

西天自在王,高踞黄金榻。

千百毡裘长,膜拜伏上谒。

西戎犬羊性,杀人日流血。

喃喃诵经声,竟能消杀伐。

藏卫各蕃部,无复事鞭挞。

即今奔巴瓶,改法用金梜。

论彼象教力,群胡犹震慑。

综佛所照临,竟过九州阔。

极南到朱波,穷北逾靺鞨。

大东渡日本,天皇尽僧牒。

此方护佛齿,彼土迎佛骨。

何人得钵缘,某日是箭节。

庄饰紫金阶,供食白银阙。

倒海然脂油,震雷响金钹。

香云幢幡云,九天九地彻。

五百虎狮象,遍地迎菩萨。

谓此功德盛,当历千万劫。

有国赖庇护,金瓯永无缺。

岂知西域买,手不持寸铁。

举佛降生地,一旦尽劫夺。

(0)

与庾冰诗

浩浩元化,五运迭送。昏明相错,否泰时用。

数钟大过,乾象摧栋。惠怀凌构,神銮不控。

德之不逮,痛矣悲夫。蛮夷交迹,封豕充衢。

芒芒华夏,鞠为戎墟。哀兼黍离,痛过茹荼。

天未忘晋,乃眷东顾。中宗奉时,龙飞廓祚。

河洛虽堙,淮海获悆。业业意兆,相望道著。

天步艰难,蹇运方资。凶羯稽诛,外忧未夷。

矧乃萧墙,仍生枭鸱。逆兵累遘,三缠紫微。

远惟自天,抑亦由人。道苟无亏,衅故曷因。

遑遑遗黎,死痛生勤。抚运怀□,天地不仁。

烝哉我皇,哲嶷自然。远□隆替,思怀普天。

明发询求,德音遐宣。临政存化,昵亲尊贤。

亲贤孰在,实赖伯舅。卓矣都乡,光此举首。

苟云至公,身非己有。将敷徽猷,仰赞圣后。

义存急病,星驾路次。穆尔平心,不休不悴。

险无矜容,商无凌气。形与务动,志恬道味。

余与夫子,分以情照。如彼清风,应此朗啸。

契定一面,遂隆雅好。弛张虽殊,宫商同调。

无湖之寓,家子之馆。武昌之游,缱绻夕旦。

邂逅不已,同集海畔。宅仁怀旧,用忘侨叹。

晏安难常,理有会乖。之子之性,惆怅低徊。

子冲赤霄,我戢蓬黎。启兴歧路,慨矣增怀。

我闻为政,宽猛相革。体非太上,畴能全德。

鉴彼韦弦,慎尔准墨。人望在兹,可不允塞。

古人重离,必有赠迁。千金之遗,孰与片言。

励矣庾生,勉踪前贤。何以将行,取诸斯篇。

(0)

答十娘咏弓

缩乾全不到,抬头则大过

若令脐下入,百放故筹多。

(0)

田舍女

田家女儿不识羞,草花竹叶插满头。

红眉紫襜青绢袄,领颈粗糙流黑油。

日午担禾上场晒,也喜年丰欲还债。

佣工出力当一男,长大过笄不会拜。

有者四十犹无家,东村定昏来送茶。

翁妪吃茶不肯嫁,今年种稻留踏车。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