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指正常秩序。《左传·昭公五年》:“ 竖牛 祸 叔孙氏 ,使乱大从,杀适立庶。” 陆德明 释文引 服虔 云:“使乱大和顺之道。” 王引之 《经义述闻·春秋左传中》:“从,当训‘顺’。言立适大顺也。今杀适立庶,则乱大顺矣。”
- 基本含义
- 指大臣或将领跟随君主或主帅,积极执行命令,毫不犹豫。
- 详细解释
- 大从是一个古代军事术语,用来形容大臣或将领对君主或主帅的绝对忠诚和服从。大从的人不会犹豫或迟疑,始终坚定地执行君主或主帅的命令,表现出极高的纪律性和忠诚度。
- 使用场景
- 大从一词通常用来形容对领导或上级的忠诚和服从,可以用于形容军事、政治、组织或团队等方面。例如,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对领导的忠诚和执行力,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团队或组织内部成员的纪律性和团结力。
- 故事起源
- 大从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这部古代历史书中。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齐国的国君齐桓公希望对抗强大的晋国,于是他派遣大臣管仲出使齐国的盟友楚国,希望能够得到楚国的支持。管仲出使楚国后,在楚王面前十分恭敬,言辞恳切,表达了齐国的诚意和希望。楚王被管仲的表现所感动,决定支持齐国对抗晋国。这个故事中,管仲的忠诚和服从精神被形容为大从,成为了这个成语的起源。
- 词语结构
- 大从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大”和“从”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 1. 他是我们团队的大从,从来不会违背领导的决策。2. 在这次任务中,他表现得像一个真正的大从,毫不犹豫地执行了领导的命令。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记忆故事起源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想象管仲在楚国面前表现出的忠诚和服从,形容为大从,以此来理解和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左传》中的其他故事,以及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来加深对大从这个成语的理解和运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让我们按时完成作业,我们要像大从一样,积极完成任务。2. 初中生:我们班级组织的活动,大家都要像大从一样,听从组织安排,积极参与。3. 高中生:在备战高考的过程中,我们要向老师和家长展现出大从的精神,坚定地执行学习计划。4. 大学生:作为学生干部,我们要向同学们树立榜样,表现出大从的责任感和领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