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夺志可以用来描述在工作、学习、竞争等方面遭遇挫折或失败,导致个人意志消沉,缺乏进取心。它也可以用来警示人们不要轻易被他人的批评、嘲笑或负面影响所动摇。
- 例句
- 1. 他一次失败后,心中产生了夺志的感觉。2. 面对困难,我们不能夺志,而应该坚持下去。
- 基本含义
- 夺取别人的志向或抱负,使其丧失信心和斗志。
- 延伸学习
- 学习其他相关成语,如“志同道合”、“志在四方”,以扩展对志向、抱负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好成绩夺走了我的志向,我不再想努力学习了。2. 初中生:班里有个学霸,他的出色表现夺走了我的志向,我觉得自己一无是处。3. 高中生:高考失利后,我曾陷入了夺志的状态,但最终我重新找回了信心。4. 大学生:实习期间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我决不允许这些挫折夺志。希望这个关于“夺志”词语的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个成语。
- 故事起源
- 夺志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晋书·葛洪传》中,当时形容葛洪的志向被人所夺,他的心志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后来,夺志逐渐成为描述人们志向被夺取的普遍现象的成语。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帮助记忆夺志这个成语:1. 关联记忆:将“夺”与抢夺、剥夺联系在一起,将“志”与志向、抱负联系在一起,形成对成语意义的理解。2. 反义记忆:夺志与坚定信心、保持斗志相对应,将其对立面记忆,以加深记忆印象。
- 词语结构
- 夺志由两个汉字组成,它们分别是“夺”和“志”。其中,“夺”表示抢夺、剥夺,而“志”表示志向、抱负。
- 详细解释
迫使改变志向。《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王太仓上书事》:“朕必立一刚坚不可夺志之人,为尔天下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