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官府植于官道旁的槐树。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上:“近奉文牒,令伐官槐,若欲造车,岂无良木?” 宋 吕渭老 《百事娇》词:“登堂望极,正露锁,官槐归路。” 清 顾炎武 《日知录·官树》:“下至 隋 唐 之代,而官槐官柳亦多见之诗篇,犹是人存政举之效。”
- 基本含义
- 指官员之间互相包庇、掩护,共同欺骗百姓。
- 详细解释
- 官槐的“官”是指官员,“槐”是指槐树。成语的意思是官员之间互相庇护,共同欺骗百姓,类似于现代社会中官员之间的勾结、利益输送等行为。
-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官员之间勾结、互相包庇的现象,也可以用来批评官员的腐败行为。
- 故事起源
- 相传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位官员种植了一棵槐树,这棵槐树长得非常茂盛,官员们经常在槐树下休息、聚会。槐树成为了官员们交流、勾结的场所,官员们之间互相包庇、掩护,共同欺骗百姓。因此,后来人们用“官槐”来形容官员之间的勾结和欺骗行为。
- 词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形式为“官 + 槐”。
- 例句
- 1. 这些官员之间经常互相包庇,真是一幅官槐之景。2. 官槐之风盛行,导致了一系列的腐败问题。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官槐”与官员之间的勾结和欺骗行为联系起来,形成联想记忆。可以想象官员们在槐树下秘密交流、勾结的场景,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官官相护”、“官官相为”等,了解更多关于官员之间勾结、腐败行为的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官槐之风使得社会不公平。2. 初中生:我们要警惕官槐现象的发生,维护社会的公正与正义。3. 高中生:官槐之风的存在导致了社会的不稳定和不公平。4. 大学生:我们应该倡导廉洁奉公的作风,杜绝官槐行为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