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处境困难,无人关心或被忽视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感到寂寞、孤单。
- 例句
- 1. 他在异乡感到孤藐,没有朋友可以倾诉。2. 她的家庭环境不好,一直过着孤藐的生活。3. 这个老人孤独寂寞,生活十分孤藐。
- 基本含义
- 形容孤独寂寞,无人关怀。
- 基本解释
(1).语本《左传·僖公九年》:“以是藐诸孤辱在大夫,其若之何?”后以“孤藐”谓幼年丧父,失去依靠。《晋书·列女传·杜有道妻严氏》:“年十三,适於 杜 氏,十八而嫠居。子 植 、女 韡 并孤藐。” 唐 陈子昂 《为宗舍人谢赠物表》:“孤臣不天,早失父荫,兄弟孤藐,并未成人。”
(2).泛指年幼的孤儿。 宋 范仲淹 《张公神道碑》:“復常好施,与宗族同其有亡,中外孤藐,一养於家。”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孤藐”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孤军作战”、“藐视”等。同时,也可以学习与孤独、寂寞等主题相关的诗歌、故事和文学作品,以加深对“孤藐”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一个人在家,感到很孤藐。2. 初中生:他的家庭环境不好,一直过着孤藐的生活。3. 高中生:她在新学校没有朋友,感到非常孤藐。4. 大学生:大家都忙着准备考试,我感到很孤藐。5. 成年人:他在异乡工作,感到孤藐无助。
- 故事起源
- 《诗经·小雅·斯干》中有一句“斯干孔嘉,民莫不嗟;孤藐独处,言无可听。”意思是:“斯干是个好地方,没有人不羡慕;孤独寂寞地独自一人,说话也没有人听。”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在斯干这个地方的孤独寂寞之感,从而形成了“孤藐”的成语。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孤藐”拆分为“孤”和“藐”,并通过联想来记忆。例如,可以想象一个孤独的人站在一片草地上,而其他人都在远处轻视地看着他,这样就能够形象地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形容词
- 详细解释
- 孤藐是由“孤”和“藐”两个字组成。孤指独自,藐指轻视、忽略。合在一起表示一个人孤独无助,被他人轻视或忽略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