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金书铁券常用于形容证据或文书确凿无疑,不容质疑的情况。例如在法庭上,当法官宣布了确凿的证据时,可以说“这份证据是金书铁券,无可争议。”又如在工作场合,当你有确凿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时,可以说“我手上有金书铁券,你们无法否认。”
- 例句
- 1. 他手上的证据是金书铁券,法庭上无人能够反驳。2. 这份合同上的签字是金书铁券,双方都必须遵守。3. 他的辩护律师拿出了金书铁券般的证据,成功地为他洗脱了罪名。
- 基本含义
- 形容文书或证据极为确凿,不容置疑。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有趣的成语,了解它们的起源和用法。例如,成语“一箭双雕”、“画蛇添足”等都是非常有趣且常用的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给我们发了金书铁券般的奖状,表扬我们在班级比赛中的出色表现。2. 初中生:这篇作文的观点是金书铁券,我相信我的观点一定能够说服老师。3. 高中生:在考试中,只有凭借扎实的知识和金书铁券般的证据才能够取得好成绩。
- 故事起源
- 关于金书铁券的故事并不多见,但大多数人认为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皇权社会。在古代,皇帝的诏书或命令都是用金字写成,用铁制成的凭证来加以保护。这些金书铁券被认为是至高无上的权威,无可置疑。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金书铁券的形象与金字和铁制的文书联系起来,形成一个鲜明的形象记忆。可以想象一个金色的书上刻着铁券的图案,代表着确凿无疑的证据。
- 词语结构
- 金书铁券是一个主谓宾的结构,其中“金书”和“铁券”是形容词性的修饰成分,修饰“证据”或“文书”,表示其确凿性和权威性。
- 词语解释
- jīn shū tiě quàn ㄐㄧㄣ ㄕㄨ ㄊㄧㄝ ˇ ㄑㄨㄢˋ
金书铁券(金書鐵券)
即丹书铁券。古时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有免罪等特权的证件。 唐 罗隐 《代武肃王钱鏐谢赐铁券表》:“臣 鏐 言,优承恩旨,赐臣金书铁券一道。” 明 王三聘 《古今事物考·铁券》:“ 汉高祖 封功臣,始制铁券。其内鏤字,以金涂之,名曰金书铁券。歷代因之,以赐功臣。” 明 冯梦龙 《智囊补·上智·李贤》:“自古有军功者,虽以金书铁券,誓以永存。然其子孙不一再而犯法,即除其国,或能立功,又与其爵。岂有累犯罪恶,而不革其爵者?”亦作“ 金书铁契 ”。 明 王佐 《格古要论·杂考上·金书铁券考》:“於是申以丹书之信,重以白马之盟,始作铁券,其内鏤字,以金涂之,故名金书铁契。”
- 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