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援笔多用于形容为他人代笔或代书的情境。可以用于描述帮助朋友完成一封信件、一篇文章,或者帮助他人代写作品等情况。
- 例句
- 1. 他帮我援笔,写了一篇很好的演讲稿。2. 我们互相援笔,共同完成了这篇报告。
- 基本含义
- 指为别人代笔或代书,帮助他人完成文章或书信。
- 基本解释
◎ 援笔 yuánbǐ
[take up a pen] 执笔
援笔立就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援笔相关的成语,如“代笔”、“代书”等。同时,也可以学习与写作相关的成语,如“文思泉涌”、“腾笔疾书”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帮我援笔,写了一篇优秀的作文。2. 初中生:我请哥哥援笔,帮我修改了这篇演讲稿。3. 高中生:为了提高写作水平,我找了一位作家援笔,指导我的写作。
- 故事起源
- 援笔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汉书·芸香传》中,记载了一个关于援助他人的故事。故事中,汉朝的宰相董仲舒在写文章时,经常请教学者邹阳的意见。有一次,董仲舒因为身体不适,无法继续写作,于是请邹阳代笔。邹阳为他写的文章深受赞赏,这就是援笔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忆援笔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拿着一支笔,帮助他人完成写作任务,表示为他人代笔的意思。
- 词语结构
- 援笔由两个汉字组成,结构简单明了。
- 详细解释
执笔。《韩诗外传》卷二:“ 叔敖 治 楚 三年,而 楚国 霸。 楚 史援笔而书之于策。” 三国 魏 曹植 《赠白马王彪》诗之七:“收泪即长路,援笔从此辞。” 宋 惠洪 《法云同王敦素看东坡枯木》诗:“为君援笔赋新诗,诗成一笑尘寰小。”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六·击砚图》:“时 沉石田 在座,乃援笔于便面作《击砚图》。” 张篁溪 《<章太炎先生在狱佚闻录>序》:“辛亥九月归国,余与晤谈往事,援笔记之,用备他年修革命史时之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