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谓以巫术致灾祸于人。《隋书·赵绰传》:“刑部侍郎 辛亶 ,尝衣绯褌,俗云利於官,上以为厌蛊,将斩之。”《北史·恩倖传·穆提婆》:“又恐 胡后 不可以正义离间,乃外求左道行厌蛊之术,旬朔之间, 胡氏 遂即精神恍惚,言笑无恒, 后主 遂渐相畏恶。”《新唐书·肃宗七女传·郜国公主》:“ 贞元 四年,又以厌蛊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林四娘》:“夫人窥见其容,疑人世无此妖丽,非鬼必狐,惧为厌蛊,劝公絶之。”
- 基本含义
- 指被人用言语或行动刁难,使人感到厌烦或困扰。
- 详细解释
- 厌蛊是由“厌”和“蛊”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厌”意为烦恼、厌倦,表示人们对某种不愉快的事物感到厌烦;“蛊”意为用恶意诱导或刁难他人,使其陷入困境。因此,厌蛊的基本含义是指被人用言语或行动刁难,使人感到厌烦或困扰。
- 使用场景
- 厌蛊一词通常用于形容人陷入被人刁难或困扰的境地。例如,当某人在工作中遇到难题时,其他人不给予帮助,反而故意制造困难,这时可以使用厌蛊来形容此种情况。
- 故事起源
- 关于厌蛊的故事并不多见,但有一则关于著名诗人杜甫的故事与之相关。相传,杜甫曾经在官场上受到了许多刁难和厌烦,他在一首诗中写道:“卧病厌蛊辞,闲来无一事。”这句诗表达了他对于被人刁难和困扰的厌倦之情。
- 词语结构
- 厌蛊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厌”为形容词,表示厌烦;“蛊”为动词,表示用恶意刁难他人。
- 例句
- 1. 我们要相互帮助,而不是厌蛊对方。2. 遇到困难时,不要厌蛊自己,要勇敢面对。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厌蛊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被许多蛇缠绕,这些蛇不断地用恶意的刁难来厌烦他。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并理解该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厌蛊相关的成语或词语,如“厌弃”、“蛊惑”等。同时,还可以了解与厌蛊相关的文化故事或历史事件,以丰富对该成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喜欢被别人厌蛊,我希望大家友好相处。2. 初中生:老师经常厌蛊我们,让我们感到很困扰。3. 高中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许多厌蛊的情况,需要保持冷静和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