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7日(农历三月三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日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引注的词语解释
引注的意思
拼音:yǐn zhù    注音:ㄧㄣˇ ㄓㄨˋ
使用场景
引注常常出现在学术论文、辩论演讲、新闻报道等正式场合中。在这些场合中,引注可以用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证明自己的观点有依据,并且显示自己对相关研究和文献的了解。
例句
1. 在他的演讲中,他引注了许多著名学者的观点,使得他的演讲更有说服力。2. 这篇论文引注了大量的研究成果,说明作者对该领域有深入的了解。
基本含义
引用他人的话语或名言作为证据或支持。
基本解释

(1).注录官籍。 唐 刘肃 《大唐新语·举贤》:“及 济 领吏部, 处约 以 瀛州 判佐参选。引注之次, 济 遽索笔,曰:‘如志,如志。’注通事舍人。”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四:“一人曰:‘我等官职总由此老翁。’一人曰:‘总由天上。’……明日引注,由老翁者被放,由天上者得留。”
(2).引用本事或其他著作作注释。 清 陈婉俊 《<唐诗三百首>凡例》:“是编引注之义有二,即引本事以证之者为正注,至寻源遡流博采他书以相证者为互注。”
(3).引水灌入。《宋史·律历志二》:“漏刻……其制有铜壶、水称、渴乌……之属。壶以贮水,乌以引注。”

延伸学习
学习更多关于引注的例子和使用方法,可以阅读相关的学术论文、辩论演讲和新闻报道。此外,可以学习如何正确引注,包括如何标注引注的来源和格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说,写作要引注别人的话,才能让文章更有说服力。2. 初中生:我在写作文的时候,引注了一位著名作家的名言来支持我的观点。3. 高中生:在我的研究论文中,我引注了多位专家的研究结果,以证明我的观点的可靠性。4. 大学生:在我的毕业论文中,我引注了大量的学术资料,以支持我的研究结论。
故事起源
引注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化传统。在古代,人们往往通过引用圣贤先哲的话语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这些圣贤先哲的言论被视为智慧的结晶,通过引用他们的话语,可以显示自己对智慧的尊重和理解。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引注”与“引用注释”进行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同时,可以尝试用一些实际例子来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加深记忆。
词语结构
引注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引”和“注”两个字组成。其中,“引”表示引用,引证;“注”表示注释,解释。
详细解释
引注是指在文章或演讲中引用他人的话语或名言作为证据或支持。通过引用他人的观点,可以增加说服力,使自己的观点更加可信。
(0)
诗文中出现“引注”的诗词

园人送瓜

江间虽炎瘴,瓜熟亦不早。

柏公镇夔国,滞务兹一埽。

食新先战士,共少及溪老。

倾筐蒲鸽青,满眼颜色好。

竹竿接嵌窦,引注来鸟道。

沈浮乱水玉,爱惜如芝草。

落刃嚼冰霜,开怀慰枯槁。

许以秋蒂除,仍看小童抱。

东陵迹芜绝,楚汉休征讨。

园人非故侯,种此何草草。

(0)

千尺雪

入门千竿万竿竹,森森萧萧戛寒玉。

下有清流澄以深,坐令六月忘炎熇。

粉兰一带绕溪边,翠草千丛绣山足。

亭台四面无正向,高下总随山势曲。

鸣泉万派落峰顶,波波折折漾文縠。

接筒分引注满池,池前一片波光渌。

我过曲径走禅房,拄杖山头穷远目。

凉风飕飕吹我衫,秋林万树如新沐。

遥闻天际落涛声,虬松万丈攒苍绿。

有时天香云外飘,悠悠鼻观接芳馥。

胜地岂独奔湍奇,移步皆堪作画读。

溪山信美非吾乡,登临那得蘧庐宿。

徒令游兴成句留,何日一茅来卜筑。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