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自作主张;独自行动。《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元年》:“今海内分崩,人思自擅,强者为雄。”《秦併六国平话》卷上:“ 平原君 来朝 赵王 曰:‘见有 韩国 使命在外,未敢自擅,伏候勑旨。’”《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二:“﹝ 胡生 ﹞竟自别无顾忌,出入自擅,惯了脚步,不觉忘怀了。”
- 基本含义
- 自以为擅长某种技能或领域,自负自满。
- 详细解释
- 自擅是一个贬义词语,形容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或知识过于自信,以至于自负自满,不肯虚心学习和接受他人意见。这种态度往往会导致个人能力的停滞或退步,并且容易引起他人的反感。
- 使用场景
- 自擅通常用于批评或警示他人不要过于自负,不肯虚心学习。可以用在教育、工作、竞争等场景中,提醒人们要保持谦虚和学习的态度。
- 故事起源
- 《庄子·天运》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只鸟,自以为飞得很高很快,看不起其他鸟类。有一天,它看到了一只鹰,觉得自己的飞行技术远远不如鹰,感到很自卑。于是,它找到一只鹰,希望能够学习鹰的飞行技巧。鹰告诉它,要想学会飞行,首先要放下自己的自擅心态,虚心学习。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只有保持谦虚的态度,才能够不断进步。
- 词语结构
- 自擅是由形容词“自”和动词“擅”的组合而成。
- 例句
- 1. 他因为自擅而得罪了很多人。2. 别太自擅了,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3. 只有保持谦虚的态度,才能避免自擅的现象。
- 记忆技巧
- 可以把“自擅”拆分成“自以为擅长”,用来形容一个人自以为擅长某个领域,而实际上并不如他自己认为的那样。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自擅相关的成语,如“自负”、“自以为是”等,以扩大自己的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喜欢那个自擅的同学,他总是觉得自己比别人聪明。2. 初中生:老师告诉我们要谦虚学习,不要自擅自大。3. 高中生:他因为自擅而错过了很多机会,真可惜。4. 大学生:在大学里,我们要虚心学习,不要自擅自大。5. 成年人:工作中,我们要保持谦虚的态度,不要因为自擅而停滞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