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谓彻悟至理。《关尹子·五鉴》:“勿以我心揆彼,当以彼心揆彼,知此説者,可以周事,可以行德,可以贯道,可以交人,可以忘我。”《三国志·吴志·顾谭传》:“ 薛综 为选曹尚书,固让 谭 曰:‘ 谭 心精体密,贯道达微,才照人物,德允众望,诚非愚臣所可越先。’”
(2).犹载道。 唐 李汉 《<昌黎先生集>序》:“文者,贯道之器也。不深於斯道,有至焉者不也?” 宋 刘本 《<初学记>序》:“《礼》《乐》之文,随世而存亡,不见其大全,惟是《诗》《书》垂世,焕乎其可观者,皆贯道之器,非特雕章繢句以治聋俗之耳目者也。” 清 钱谦益 《<苏州府重修学志>序》:“ 朱伯原 之文曰:‘为文足以贯道,为经足以通理。’其绪言具在也。”
- 基本含义
- 贯通道路,通达途径。
- 详细解释
- 贯道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贯”指贯通、贯穿,表示通达之意;“道”指道路、途径,表示通路之意。贯道的基本含义是指贯通道路或通达途径,表示能够顺利通过一条道路或者通往目的地的途径。
- 使用场景
- 贯道常用于形容人们在学习、工作或者生活中能够顺利地通过一条道路或者找到通往目的地的途径。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或者工作能力,能够迅速理解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 故事起源
- 贯道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尚书·洪范》中,其中有一句话是“贯道无穷”,意思是通道无穷。后来这个短语逐渐演变成了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们能够顺利通过一条道路或者找到通往目的地的途径。
- 词语结构
- 贯道的结构是一个动宾短语,其中“贯”是动词,表示贯通、贯穿的动作;“道”是名词,表示道路、途径的宾语。
- 例句
- 1. 他在学习上贯道无阻,总能迅速理解并解决问题。2. 她在工作中贯道有术,能够找到最有效的解决方案。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贯道”这个成语与通往目的地的道路进行联想,形成一个意象,帮助记忆。可以想象自己在一个迷宫中,通过贯通道路找到了通往出口的途径。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道路、途径相关的成语,如“开道”、“闭门造车”等,以丰富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我贯道过河,来到了对岸。2. 小学生:老师教了我们很多学习的方法,我们要贯道学习。3. 初中生:通过参加各种活动,我贯道了很多社交的途径。4. 高中生:他在准备高考的过程中,贯道了很多复习的方法。5. 大学生:通过实习经历,我贯道了职场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