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孟子·离娄上》:“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赵岐 注:“艾可以为灸人病,乾久益善,故以为喻。”后因以“求艾”泛指寻求治病之药。 元 虞集 《端午节诗》:“南村久病思求艾,北客多情问转蓬。”亦比喻探求治国立业之道。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二:“近岁尝见《纪孟》十诗……如:‘争地争城立霸基,焉能一统混华夷;力期行政须求艾,深欲为王愧折枝。’” 清 魏源 《秋夕三章》诗之二:“三年求艾,一月攘鷄,桑榆未晚,尚其企而。”
- 基本含义
- 指向他人求助、寻求援助。
- 详细解释
- 求艾是由“求”和“艾”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求”表示寻求、请求,而“艾”则指艾草,古代人们常用艾草来祈求神灵的保佑和庇护。因此,“求艾”意味着向他人请求帮助或寻求援助。
- 使用场景
- 求艾常用于表示在困难或危险的情况下向他人请求帮助。可以用于形容个人、组织或国家在面临困境时寻求外援或寻求帮助的情况。
- 故事起源
- 关于求艾的故事并没有具体的记载。这个成语的起源可能与古代人们对神灵的信仰有关,他们常常用艾草来祈求神灵的庇佑和保佑。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语逐渐演变成了表示向他人求助的意义。
- 词语结构
- 动宾结构,由“求”和“艾”两个字组成。
- 例句
- 1. 在遇到困难时,他毫不犹豫地向朋友求艾。2. 这个国家面临经济危机,只能求艾于国际社会。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求艾”与寻求帮助的场景联系起来,想象自己在困境中向他人请求援助的情景,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成语,如“求教”、“求全”等,扩大对求助和请求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在做作业时遇到了困难,就求艾于爸爸帮助他解决问题。2. 初中生:学校举办了一场慈善义卖活动,希望能够通过求艾于社会各界人士,筹集更多善款。3. 高中生:考试前夕,同学们互相求艾,希望能够共同进步,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