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起籁的词语解释
起籁的意思
拼音:qǐ lài    注音:ㄑㄧˇ ㄌㄞˋ
使用场景
起籁常用于形容音乐的美妙动人,可以用于描述音乐会、演奏会、歌唱比赛等场合。
例句
1. 音乐会上,演奏家的琴声起籁,令人陶醉。2. 这首歌的旋律起籁动听,深深地打动了观众的心。
基本含义
指音乐声起,形容音乐的美妙动人。
基本解释

发出声响。 唐 白居易 《白羽篇》:“颯如松起籟,飘似鹤翻空。” 宋 欧阳修 《夜意》诗:“夜风多起籟,晓月渐亏弦。鹊去星低汉,乌啼树暝烟。” 宋 王禹偁 《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石怪如舂涛,松偃如起籟。”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古代的音乐文化,了解古代音乐的发展和流派。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音乐课上,老师弹奏的钢琴声起籁,我们都被吸引了。2. 初中生:我最喜欢听古筝的声音,它的音色起籁动听。3. 高中生:音乐会上,演奏家的琴声起籁,我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4. 大学生:这首交响乐的演奏非常精彩,乐队的共鸣声起籁,让人陶醉其中。
故事起源
起籁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传说。相传,古代有一位名叫伯牙的琴师,他的琴艺非常高超,能够弹奏出动人心魄的音乐。伯牙的好友钟子期也是一位琴师,两人常常在一起交流琴艺。一天,伯牙去世了,钟子期非常伤心。从此以后,钟子期再也无法听到伯牙的琴声,他感到非常失落。有一天,钟子期来到伯牙的墓前,对着墓碑弹奏起琴来,他的琴声如同伯牙复活了一般,动人心弦。这个故事被流传下来,形成了成语起籁。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法来记忆起籁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音乐家在演奏美妙的音乐,琴声起,像一束阳光照亮了整个场景,令人心情愉悦。
词语结构
起籁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
详细解释
起籁是一个由“起”和“籁”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起指开始,起源,籁指音乐声。起籁形容音乐声起,音乐的美妙动人。
(0)
诗文中出现“起籁”的诗词

失题二首·其二

浮云有意藏山顶,流水无声入稻田。

古木微风时起籁,诸峰落日尽藏烟。

(0)

白羽扇

素是自然色,圆因裁制功。

飒如松起籁,飘似鹤翻空。

盛夏不销雪,终年无尽风。

引秋生手里,藏月入怀中。

麈尾斑非疋,蒲葵陋不同。

何人称相对,清瘦白须翁。

(0)

游庐山山阳七咏·其七白鹤观

五老相携欲上天,玄猿白鹤尽疑仙。

浮云有意藏山顶,流水无声入稻田。

古木微风时起籁,诸峰落日尽生烟。

归鞍草草还城市,惭愧幽人正醉眠。

(0)

夜意

蕙炷炉薰断,兰膏烛艳煎。

夜风多起籁,晓月渐亏弦。

鹊去星低汉,乌啼树暝烟。

惟应墙外柳,三起复三眠。

(0)

夏夜宿万寿观万花园次友人李唐英韵

夏夜琳宫里,开轩面面清。

池幽荷簇锦,庭净月铺琼。

修竹弄晴影,疏松起籁声。

无端青草梦,尽向此中生。

(0)

仪真诸公饯别

旅怀我岑寂,诗语君隽永。

新篇蜚堕前,坐阅仙府景。

晓林媚红酣,春池涵渌静。

叱吸风起籁,模写灯取影。

东园固成言,此境亦深靓。

应世足变迁,为谋难要领。

酒车且新图,客棹非旧整。

明朝鸥鹭前,鸭绿渺千顷。

飞觞击钵地,独夜起重省。

还应蓬背雨,闲滴魂梦冷。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