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赤章常用于形容文件、合同、申请等经过审核后获得通过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某些事情或行为已经得到认可或批准。
- 例句
- 1. 他的申请书已经得到赤章,可以开始实施了。2. 这份合同经过多方面的审查,终于获得了赤章。3. 我们的计划已经通过了上级的审核,拿到了赤章。
- 基本含义
- 指文书或文件上写着红色的印章,表示已经审核通过或批准。
- 基本解释
道书有《赤松子章历》,载“千二百官仪,三百大章”,其卷二引《太真科》曰:“诸疾病,先上首状章;不愈,即上解考章;不愈,上解先亡罪謫章;不愈,上迁达章;若沉沉,上却杀收注鬼章;若顿困,上解祸恶大章。”赤章,即《赤松子章历》,后因以借指道家向天官祷告禳灾的章本。《梁书·沉约传》:“乃呼道士奏赤章于天,称禪代之事,不由己出。” 宋 刘克庄 《鹧鸪天·腹疾困睡》词:“前度看花白髮郎,平生痼疾是清狂。幸然无事污青史,省得教人奏赤章。”《续资治通鉴·元世祖至元十六年》:“丙子,命宗师 张留孙 即行宫作醮事,奏赤章於天,凡五昼夜。”
-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与文件审核和批准相关的成语,如“审时度势”、“审慎”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批改了我的作业,还在上面盖了个赤章。2. 初中生:我们的团队项目经过评审,终于获得了赤章。3. 高中生:我的大学申请书已经通过了学校的审核,得到了赤章。4. 大学生:我的论文经过导师的指导和审核,最终获得了赤章。5. 成年人:我提交的合同经过律师的审核,最后得到了赤章,可以正式生效了。
- 故事起源
- 赤章这个成语起源于古代官府办事的过程。在古代,文书和文件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核程序,审核通过后才能执行。为了表示文件已经通过审核,官员会在文件上盖上红色的印章,以示批准。随着时间的推移,赤章逐渐成为表示通过或批准的象征。
- 英文翻译
1.a surname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成语赤章。可以想象一张文件上盖着红色的印章,表示通过或批准,这样就能记住赤章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主谓结构。主语为“赤章”,表示通过或批准的文件;谓语为“盖”,表示盖章的动作。
- 详细解释
- 赤章原指红色的印章,后来泛指审核通过或批准的文件。在古代,官员审查文件后,会在文件上盖上红色的印章,表示已经经过审核,可以执行。因此,赤章成语引申为表示通过或批准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