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的品质、才能、修养等在某个领域或群体中超越其他人,表达对其的赞美和敬佩之情。
- 例句
- 1. 他的才华和领导能力真是鹤觞之材。2. 这位年轻的科学家在国际上取得了鹤觞的成就。3. 他的品德和修养让人感到他是一个真正的鹤觞。
- 基本含义
- 指鹤立于杯觞之上,形容人的品质高尚、超群出众。
- 基本解释
(1).酒名。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法云寺》:“ 河东 人 刘白堕 善能酿酒。季夏六月,时暑赫晞,以甖贮酒,暴於日中,经一旬,其酒味不动。饮之香美,醉而经月不醒。京师朝贵多出郡登藩,远相餉馈,踰于千里。以其远至,号曰鹤觴,亦名骑驴酒。” 宋 叶梦得 《避暑录话》卷上:“ 白堕 酒,当时谓之鹤觴,谓其可千里遗人,如鹤一飞千里。”
(2).泛称美酒。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鹿坪师联》:“地本 仙居 ,鳩杖亲擕寻药饵;官真吏隐,鹤觴小酌咏梅花。”
- 延伸学习
- 1. 了解更多关于鹤的文化象征和传说,如鹤的神话故事、鹤在中国文化中的意义等。2. 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鹤立鸡群”、“鹤发童颜”等,了解它们的含义和用法。3. 阅读相关的文学作品、诗歌或散文,探索其中与鹤和鹤觞相关的意象和表达。4.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和感受身边的人物,寻找具有鹤觞特质的人,并学习他们的优点和经验。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同学在音乐比赛中唱得鹤觞,大家都为他鼓掌。2. 初中生:这位年轻的运动员在全国比赛中取得了鹤觞的成绩,成为了大家的榜样。3. 高中生:老师说他的文学作品写得鹤觞,令人赞叹不已。4. 大学生:他的研究成果在学术界产生了鹤觞的影响,受到了同行的高度认可。
- 故事起源
- 成语“鹤觞”的故事起源于《诗经·大雅·鹤鸣》。相传,周朝的一位宰相叫原鹤,他是个非常聪明能干的人,善于治理国家。一次,原鹤主持宴会,酒席上有人提议用酒杯上放一只鹤,看看鹤能否站得稳。结果,鹤站在酒杯上非常稳定,没有动摇一下。这个故事后来演变成成语“鹤觞”,用来形容人的品质高尚、超群出众。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成语“鹤觞”与鹤立于杯觞之上的形象联系起来,形成鲜明的对比。可以想象鹤站在酒杯上,高贵、稳定,代表着人的高尚品质和超群才能。
- 词语结构
- 主语+谓语
- 详细解释
- 鹤,指白鹤,传说中的神鸟,象征高尚、纯洁;觞,指酒杯,代表欢聚、庆祝。成语“鹤觞”形容人的品质高尚、超群出众,如同鹤立于杯觞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