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滓秽常用于形容人的品德低劣、行为恶劣,也可以用来形容物品的污秽不洁。在口语中,滓秽也可以用来形容言行不当、言辞恶劣的事情。
- 例句
- 1. 他的行为滓秽不堪,丢尽了家族的脸面。2. 这个地方环境肮脏滓秽,不适合居住。3. 她的言辞滓秽,令人感到恶心。
- 基本含义
- 指污秽、肮脏、恶劣的事物或行为。
- 基本解释
(1).污浊。《尸子·君治》:“水有四德:沐浴羣生,流通万物,仁也;扬清激浊,荡去滓秽,义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吾无所忧,直是清虚日来,滓秽日去耳。” 金 张建 《拟古》诗之五:“蒲性本孤洁,不受滓秽污。” 欧阳予倩 《桂林夜话》:“新城闻道从头建,滓秽如山待扫除。”
(2).指污浊之人。 晋 葛洪 《抱朴子·吴失》:“ 吴 之晚世,尤剧之病,贤者不用,滓秽充序,纪纲弛紊,吞舟多漏。”
(3).玷污。 南朝 梁武帝 《申饬选人表》:“且俗长浮竞,人寡退情,若限岁登朝,必增年就宦,故貌寔昏童,籍已踰立,滓秽名教,於斯为甚。”
(4).指粪便。《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小肠经文》:“当小肠下口,至是而泌别清浊,水液渗入膀胱,滓秽流入大肠。”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药议》:“凡人之肌骨,五臟、肠胃虽各别,其入肠之物,英精之气味,皆能洞达,但滓秽即入二肠。”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成语,如滥竽充数、浊泾清渭等,以扩大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个垃圾桶里的东西太滓秽了,我不敢靠近。2. 初中生:他的行为滓秽不堪,没有任何人愿意和他交朋友。3. 高中生:那个政府官员贪污受贿,堕落成了滓秽之徒。4. 大学生:这个社会上充斥着滓秽的事物,我们应该努力改变。希望这个关于“滓秽”的学习指南对你有所帮助!
- 故事起源
- 滓秽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僖公十四年》中。故事讲述了齐国的庄公为了讨好晋国的重臣,特意让厨师用滓秽的食材做菜待客。庄公的行为被晋国重臣发现后,他们认为这是一种对晋国的侮辱和轻视。这个故事中滓秽一词首次被用来形容齐国的行为不洁净、肮脏恶劣。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滓秽与污秽的发音相近来进行记忆。同时,可以想象一个满是杂质和污垢的饭菜,以帮助记忆滓秽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滓秽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详细解释
- 滓秽是由“滓”和“秽”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滓指饭菜中的杂质,引申为污秽不洁之物;秽指污浊、肮脏。滓秽形容事物或行为不洁净、肮脏恶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