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8日(农历四月初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一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赐策的词语解释
赐策的意思
拼音:cì cè    注音:ㄘㄧˋ ㄘㄜˋ
基本解释

赐予策书。《汉书·齐怀王刘閎传》:“ 齐怀王 閎 与 燕王 旦 、 广陵王 胥 同日立,皆赐策,各以国土风俗申戒焉。”《后汉书·邓训传》:“ 元兴 元年, 和帝 以 训 皇后之父,使謁者持节至 训 墓,赐策追封,謚曰 平寿敬侯 。”

基本含义
指君主或上级赐予下级智慧或策略,以解决问题或应对困境。
详细解释
赐策是由“赐”和“策”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赐,意为授予、赐予;策,意为计策、智谋。赐策的基本意思是君主或上级给予下级智慧或策略,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或应对困境。
使用场景
赐策一词常用于形容上级给予下级智慧或策略的情况。可以用于描述领导对下属的指导和帮助,也可以用于形容师长对学生的教导和引导。
故事起源
赐策的故事起源于《史记·刺客列传》中的故事。故事中,赵国的大将军赵胜受到秦国的包围,形势十分危急。赵胜向赵王请求支援,赵王赐策给赵胜,指导他如何应对秦军的围困。赵胜按照赵王的策略行事,最终成功突围,取得了胜利。
词语结构
主谓结构,由动词“赐”和名词“策”组成。
例句
1. 领导听取了我的汇报后,赐策给我解决问题的方法。2. 老师赐策后,学生们能够更好地完成作业。
记忆技巧
可以将“赐策”这个成语分解为“赐予智慧的策略”,并与赵胜突围的故事联系起来。可以通过将故事情节和成语的含义联系在一起来记忆成语。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智慧、策略相关的成语,如“智勇双全”、“策马奔腾”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赐策后,我知道怎么写作文了。2. 初中生:领导赐策后,我们团队的合作变得更加默契。3. 高中生:老师赐策后,我在考试中取得了好成绩。4. 大学生:导师赐策后,我对研究课题的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0)
诗文中出现“赐策”的诗词

青奴

正堪休手足,好事降为奴。

具眼感君惠,无心真我徒。

耐寒曾得友,蒙耻恐非夫。

却羡木居士,盘鸠赐策扶。

(0)

同贡甫贺钱子飞兄弟

盛德淳熙耀,丰规振后昆。

降心徕俊杰,前席问黎元。

嘉会真千载,休声聚一门。

象贤俱秀出,济美并鸿鶱。

性复朱绳直,书曾玉露繁。

十年森气象,江海豁词源。

心伏惊诸老,名闻动至尊。

深严亲赐策,渊默静临轩。

明白朝廷制,丹青教化原。

屡闻呼万岁,争诵累千言。

宜有非常遇,谁嫌不次恩。

官仪推粉署,地望逼星垣。

令闻人人得,风流善善存。

春华照棠树,高韵溢篪埙。

义辱交游接,欢心抃笑烦。

空惭一枝小,当谢北溟鲲。

(0)

送王尚宝册封徽藩

华省声名接上台,几论天笑近臣开。

三王赐策曾亲定,九殿颁符自捧来。

人似淮南多道术,地邻梁苑集英才。

知君旧擅灵光赋,席右无烦授简催。

(0)

金山引为潮州郭使君寿

君不见金城山,千寻奕奕高莫攀,古来贤达生其间。

亦有十相来游寓,至今声实留人寰。

又不见潮阳守,千载悠悠名不朽,投檄烟波鳄鱼走。

济溺亨屯起斯文,后学先生称北斗。

徽音胜迹兹已陈,吁嗟继者真何人。

汉家有道林宗侣,虎竹符分南海滨。

为询有道家何处,斗牛炫赫龙光聚。

洛中曾共李膺舟,汝上论文黄叔度。

一朝恩荐入彤庭,昂霄耸壑何崚嶒。

是时楚越多奇士,惟有二郭偏齐名。

天子临轩亲赐策,制下争看金马客。

文学贤良三百人,滚滚登台更通籍。

诏提刑狱下建州,三山九曲擅风流。

扬州再见何水部,襄阳忽借山公筹。

铜鞮拍手儿童唱,山公时饮习池上。

野夫乘兴款仙扉,百遍相过亦不厌。

归来岁序属新春,正值崧高降岳辰。

欲假长篇持献寿,云笺彩笔空逡巡。

当筵请效南山诵,愿君去作明堂栋。

姓字行雕紫阁麟,雄辞直吐丹山凤。

(0)

题刘知县后隆堂

五季列壤争未休,庸儿崛起操锄耰。

朝为吴臣暮归楚,黥髡盗贩更据州。

君家大傅出奇策,气压百万奸夫谋。

一朝谈笑解纷乱,辞爵却归东海头。

自言其后必隆盛,庆源远与江河流。

昔时杨宝所活一黄雀,犹能四叶清德传至彪。

又闻何敞阴功唯治狱,天遣使者赐策何其优。

有如大傅安堵十万户,宜令后世衮衮生公侯。

(0)

送韩殿讲存良册封楚府因归长洲省觐

吴钩结束玉骝嘶,赐策诸王奉紫泥。

汉水波光环作带,周家桐叶剪成圭。

装轻朱邸归为寿,酒有黄封去自携。

何限词臣簪笔待,忆君芳草五湖西。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