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7日(农历三月三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日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常声的词语解释
常声的意思
拼音:cháng shēng    注音:ㄔㄤˊ ㄕㄥ
基本解释

(1).固定的乐调。《庄子·天运》:“行流散徙,不主常声。”
(2).正常的声调。《礼记·杂记下》:“ 曾申 问於 曾子 曰:‘哭父母有常声乎?’曰:‘中路婴儿失其母焉,何常声之有。’”《新唐书·孝友传·侯知道》:“哭无常声,迥彻苍旻。” 唐 元结 《世化》:“人民劳苦相寃,疮痍相通,老弱孤独相苦,死亡不能相救,呻吟非常声也耶?”

基本含义
常常发出声音,形容人喋喋不休。
详细解释
常声是一个形容词词组,常常表示一个人说话喋喋不休,不停地发出声音。这个成语中的“常”意思是经常,频繁,而“声”则表示声音。常声一词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说话啰里啰唆,没完没了,不停地发出声音。
使用场景
常声一词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说话啰里啰唆,没完没了,不停地发出声音。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在讲话时过于啰嗦,甚至有点罗嗦的情况。比如,当你遇到一个喜欢唠叨、喋喋不休的人时,你可以用“常声”来形容他。
故事起源
常声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卷七十二·孔子世家》中,原句是“子常有故,其在陈,曰‘不可去也,如可去,斯可追也。’”,意思是孔子在陈国时有一位朋友去世,他说:“这个人不可离去,如果离去了,我们就无法再听到他的声音了。”后来,人们就用“常声”来形容一个人说话啰嗦,不停地发出声音。
词语结构
常声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声成语,由形容词“常”和名词“声”构成。
例句
1. 他一直常声,让人有些烦躁。2. 她常声地抱怨着,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想象一个人一直在说话,声音不停地传入你的耳朵,来帮助记忆“常声”的含义。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说话相关的成语,如“言之凿凿”、“口若悬河”等,可以扩展你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上课时常声,我们都听不清楚。2. 初中生:他常声地唠叨,让人很烦。3. 高中生:我妈妈常声地唠叨我,让我有些受不了。4. 大学生:他常声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但有时候并不被人接受。5. 成年人:老板常声地交代工作,让我们有些头疼。
(0)
诗文中出现“常声”的诗词

代飞来双白鹄

四鸟生商山,羽翼日已齐。

衔羽复接翼,啾啾何凄凄。

问鸟何所规,称我黄口时,四体少羽毛,待哺常声悲。

中道痛失哺,八翼共因依。

朝拾覆车粟,暮还空城栖。

跄跄蓬蒿居,性命宜无违。

子有山海志,安能久卑栖。

风雨一交际,东西南北飞。

我欲随汝去,一身悲斧斯。

劝汝依藩篱,忧汝寒与饥。

交颈长太息,泪落空复为。

回顾世间人,和乐真不支。

(0)

寄崔少监

微微西风生,稍稍东方明。

入秋神骨爽,琴晓丝桐清。

弹为古宫调,玉水寒泠泠。

自觉弦指下,不是寻常声

须臾群动息,掩琴坐空庭。

直至日出后,犹得心和平。

惜哉意未已,不使崔君听。

(0)

和孝仪看灯词十二首·其十一

常声影限中门,密笑微香搅梦魂。

此夕上灯兼帖胜,一时同得到西轩。

(0)

荆山刘成道相过

系船敲竹户,剥啄异常声

灯醒夜来喜,猿因晨起惊。

葵英和露熟,云子与秋明。

恨杀西风急,如何驻水程。

(0)

寓言二首·其二

风雨晦时夜,鸡鸣有常声

霜雪枯万干,松柏有常青。

内守初已定,外变终难更。

若人束世利,浮沈无定情。俯仰效?槔,低昂甚权衡。

反出木鸟下,徒为万物灵。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