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或事物在某种状态下保持不变。例如,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始终如一的性格或态度,或者形容一个组织或制度长期保持不变的状态。
- 例句
- 1. 他的性格像铜像一样,从不动摇。2. 这个组织的制度像铜像一样,保持不变。
- 基本含义
- 形容人或事物不动、不变。
- 基本解释
◎ 铜像 tóngxiàng
[bronze statue] 用青铜所雕刻或塑造的形象(如人或兽)
-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关于雕塑艺术和铜像的知识,以及其他与“不动、不变”相关的成语,如“一成不变”、“一如既往”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朋友像铜像一样,从来不会背叛我。2. 初中生:这个机构的规章制度像铜像一样,始终保持不变。3. 高中生:他的态度像铜像一样,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会改变。4. 大学生:这个城市的风景像铜像一样,美丽而不变。5. 成年人:她对待工作的态度像铜像一样,始终专注而不动摇。
- 故事起源
- 关于“铜像”的故事起源并不明确,但铜像作为一种雕塑艺术形式,已经存在了几千年的历史。在中国古代,铜像常常被用来纪念英雄人物或重要事件,因为铜材质的坚固和耐久性,使得铜像能够长久保存,代代相传。
- 英文翻译
1.bronze statue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想象一个铜像,想象它坚固的外表和不容易改变的特性,来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主语 + 像
- 详细解释
亦作“ 铜象 ”。1.铜铸的神像或人像。《宋书·隐逸传·戴颙》:“自 汉 世始有佛像…… 宋 世子铸丈六铜像於 瓦官寺 。”《旧唐书·食货志上》:“ 长安城 中竞为盗铸,寺观鐘及铜象,多坏为钱。”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事》:“ 大慈寺 有 蜀后主 王衍 铜像, 程公堂 权帅,毁以铸鐘。” 郭孝成 《陕西光复记》:“此日金戈飞舞,他年铜像嵯峨。”
(2).比喻为人供奉而无发言权的偶像。 王蒙 《悠悠寸草心》:“ 唐夫人 忿忿地说:‘恁什么让一个地委书记去当铜像?’ 老唐 笑而不答,显然当‘铜像’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