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正道常用于描述一个人或团体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可以用来表达对遵循正义、公平、诚实等原则的行为的赞扬和崇敬。
- 例句
- 1. 他一直坚守着正道,从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2. 只有走正道,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
- 反义词
邪道、邪路、岔道
- 基本含义
- 指正确的道路、正确的行为准则。
- 基本解释
◎ 正道 zhèngdào
(1) [middle path]∶佛教名词八正道,认为这是介于自我放任与自我禁欲之间的光明之道
(2) [the right way;the correct path]∶正当的途径
(3) [correct principle;valid reason]∶正确的道理
- 延伸学习
- 学习正道的同时,还可以了解其他与道德伦理相关的成语,例如“德高望重”、“行为端正”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应该走正道,不要欺负别人。2. 初中生:作为学生,我们要诚实守信,走正道。3. 高中生:只有坚守正道,才能取得成功。
- 故事起源
- 正道这个成语源自《孟子·滕文公上》:“君子之道,正也;小人之道,丧也。”这句话意思是说君子走的是正道,小人走的是丧失道德的道路。后来,正道成为了一个常用的成语,用来形容正确的道路。
- 英文翻译
1.the right way; the right track; the correct path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正道”与正确行为的标准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一条笔直的道路上,代表他遵循着正确的行为准则,不偏离正轨。
- 词语结构
- 正道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正”是形容词,表示正确、正直的意思;“道”是名词,表示道路、行为准则的意思。
- 详细解释
(1).正确的道理、准则。《管子·立政》:“正道捐弃,而邪事日长。”《礼记·燕义》:“上必明正道以道民,民道之而有功。” 唐 黄滔 《答陈磻隐论诗书》:“援雅音而听者懵,语正道而对者睡。” 宋 梅尧臣 《答李晋卿结交篇》:“上交执正道,下交守奇节。”
(2).要道;主干道。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睢水》:“鱼沸鬱兮柏冬日,正道弛兮离常流。” 宋 苏洵 《权书上·攻守》:“我所必攻,彼所必守者,曰正道……所谓正道者,若 秦 之 函谷 、 吴 之 长江 、 蜀 之 剑阁 是也。” 清 严如熤 《三省边防备览·策略》:“ 陕 省入 川 之路,其由 寧羌 、 广元 栈道,而前者正道也。”
(3).正路;正确的途径。《史记·货殖列传》:“夫纤嗇筋力,治生之正道也。” 明 何景明 《上作篇》:“正道坏,则邪径成。”
(4).犹正派。《红楼梦》第一百回:“就是 袭姑娘 也是心术正道的。” 柳青 《铜墙铁壁》第九章:“ 得成 的丈母是城跟前大川面的,你们晓得正道不正道?”
(5).正常。 李古化 《农村奇事》:“这驴没有什么毛病,不是中结,也不是水结,舌头的色气也正道。”
(6).佛教称三乘所行之道。《封神演义》第八二回:“度尽众生成正果,养成正道属无声。”
- 近义词
正途、正路、正轨、正规